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BACK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S BASED ON A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摘要】:Earth-rock Dams safety evaluation is significant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dams, where back analysis based on the observed data of prototyp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aranteeing the precision of evaluation. Taking example for a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CFRD) in a real proje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a novel intelligenc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ne-population self-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to back analyze four considerably sensitiv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Duncan-Chang EB model(K, n, Kb, m) on the basis of measured displacements. PSO has been widely utilized in various fields due to its essential advantages like simple conception, easy implementation, fast calculation etc., while it is seldom applied to back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dams. The modified PSO, One-Population Self-Adaptive PSO, further improved the search speed and enhanced the ability of guaranteeing the convergence to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solution, which benefits the back analysis calculation more in the calculation affectivity and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PSO. Most of the former back analyses of earth-rock dams were according to the displacements of different measuring points at a certain time or the displacements at one measuring point along the time-history, thus the back analyzed parameters can't reflect material properties very well. In this paper, back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displacements at multiple measuring points along time-history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 Through analyzing the rationality of parameter results, it is possible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dams as well a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ams to be constructed. Thi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also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back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CFRD based on displacements.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修焘;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J];水力发电;1980年05期
2 沈崇刚;葡萄牙水电建设的基本经验[J];水力发电;1982年07期
3 牛运光;;巴西水电工程参观印象[J];水利水电技术;1982年09期
4 胡春葳;“黑箱模型”及其在岩体力学中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5 ;西北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J];水力发电;1985年11期
6 潘家铮;国际大坝委员会第十五届大会技术专题讨论综述[J];水利水电技术;1985年11期
7 汪少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京成立[J];岩土力学;1985年02期
8 陈相震;张民;;引滦工程八一林隧洞围岩变形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5年01期
9 刘允芳;鲁布革水电站地下厂房模型洞位移反分析计算[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6年S1期
10 茅荣林;两种颇有发展前途的坝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碾压混凝土坝[J];西北水力发电;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治平;;云锡马矿塘子凹松散花岗岩巷道喷锚支护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赵斌;吴子平;马福恒;;分布式大坝安全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1998年学术年会暨中青年科技成果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3 苏怀智;沈振中;吴中如;;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在线监控系统[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1998年学术年会暨中青年科技成果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杨真荣;阎榕龄;张宇飞;;计算岩体裂隙水流和工程反分析软件[A];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杨真荣;阁榕龄;殷宏;黄大勇;;计算机层析成像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六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5年
6 谢放;;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的分析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7 孙建华;王汝澄;王梦恕;;北京地铁浅埋暗挖法监测资料的进一步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8 蒋国澄;;特殊土石坝材料的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殷宗泽;;高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邹松;刘浩林;梅伟;沈晓;陈静;陈祖煜;何传永;汪小刚;;昆明市柴石滩水库溢洪道边坡稳定分析和加固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大力;路面性能的评价与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2 姬亦工;层状非均质地基及其与多块板相互作用和反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魏翠玲;粘弹性层状地基的动态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陈斌;岩土工程随机反演分析及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1年
5 李光炽;流域洪水演进模型及其参数反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6 刘勇军;水工混凝土温度与防裂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7 吉林;桥基安全性实时监控体系与工程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8 张宇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张乾飞;复杂渗流场演变规律及转异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喻军华;岩质高边坡开挖与支护过程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剑;渗透系数的随机反演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肖富国;开采沉陷反分析的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口山矿务局铅锌矿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3 孙晓立;路面结构反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4 李向东;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及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黎军;水工结构施工期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2年
6 王保定;柔性路面材料性能的动力反演[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徐之青;水工混凝土温控防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陈建兵;青藏高原地壳形变位移反分析模型及其动态仿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9 方梦霞;漫湾电站坝体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10 刘元坤;工程区域岩体应力分析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富有竞争力的坝型[N];中国水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晓梅;隧道,挡不住的诱惑[N];中国交通报;2002年
3 记者 张晓梅;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N];中国交通报;2002年
4 关书敏;公路隧道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2年
5 ;专 利 精 选[N];中国水利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阎政;十年一剑铸辉煌[N];人民日报;2002年
7 ;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关键技术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8 王燕宁 通讯员 陈苏;大坝安危系心头[N];科技日报;2004年
9 本报通讯员 钱熊 记者 陈君;吴中如院士谈大坝安全监控[N];中国水利报;2005年
10 记者 朱小兵 通讯员 谢茸;黄岩区发掘科普旅游新亮点[N];台州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