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空化物体运行在浅水中时,柔性自由面与刚性水底面对空泡形态和物体的水动力特性均可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影响物体的运动姿态及稳定性。本文基于单流体多相流方法,耦合自然空化模型,研究了浅水中绕二维对称楔的自然空化流动特性,分析了两类边壁——自由液面和固壁对自由液面和空泡的形状以及水动力系数的影响。在计算的来流空化数范围内(0.05-2.04),可将空泡形态划分为稳定型、过渡型和尾涡型三种情况。自由液面与空泡上表面形状的相似度较高,均具有良好的左右对称性。但是,由于刚性固壁边界的影响,空泡下表面最大厚度发生的位置随浸水深度和空化数的减小逐渐前移,空泡对称性被破坏。当空化数小于约0.1时,随浸水深度的减小,自由液面对二维楔阻力系数的影响增强;反之,固壁边界对升力系数的影响增强。
|
|
|
|
1 |
弋辉;张宇文;袁绪龙;王亚东;;水下高速射弹空泡形态与阻力特性研究[J];鱼雷技术;2011年04期 |
2 |
胡平超;张宇文;袁绪龙;;航行器垂直入水空泡特性与流体动力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06期 |
3 |
杨明;于开平;周景军;樊久铭;万小辉;;通气超空泡洞壁影响及其比尺效应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
4 |
金大桥;王聪;曹伟;于开平;邹振祝;;SPS水中枪弹超空泡减阻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3期 |
5 |
胡平超;张宇文;;回转体自然空化阻力特性数值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1年07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陈鑫;陈瑛;鲁传敬;胡世良;程闻;;浅水中绕二维楔自然空泡流的边壁效应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
2 |
韦喜忠;洪方文;彭晓星;;二维水翼云状空泡特性及其生成机理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3 |
陈瑛;鲁传敬;陈鑫;潘展程;;空泡流计算的线性与非线性湍流模式比较[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
4 |
郭建红;鲁传敬;陈鑫;陈瑛;潘展程;;基于高阶和高分辨率格式的自然空泡流数值模拟[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
5 |
刘登成;陆芳;洪方文;;均匀流螺旋桨片状空泡的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鲁传敬;陈瑛;;空泡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7 |
吴磊;鲁传敬;薛雷平;;空泡绕流数值模拟[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
8 |
陆芳;董郑庆;黄红波;G.Kuiper;;桨叶导边粗糙度对空泡和脉动压力影响[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
9 |
孙群;沈兴荣;;螺旋桨参数对空泡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0 |
鲁传敬;陈瑛;;空泡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