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素香  
【摘要】:应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预测了长江口南港化学需氧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沿程交化,并与实测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区域化学需氧量分布趋势大体为:排污口附近较多,枯水期更为明显;丰水期由于长江径流的稀释作用,其浓度大大降低,说明三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EFDC 是基本可行的预测模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刊编辑部;;新一代CODmax系列化学需氧量在线监测仪全新上市[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10期
2 周木兰;;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江西化工;2011年02期
3 陈慧敏;孙承兴;仵彦卿;;近23a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4 林美清;;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J];海峡科学;2011年07期
5 彭济锋;;十一五期间中国GDP能耗下降19.1%[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1年02期
6 刘科余;王冰峰;穆秀圣;;温度在紫外法测量COD中的影响研究[J];光学仪器;2009年02期
7 卓红英;付志军;;工业废水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应用[J];现代冶金;2011年01期
8 李少华;赵聪;朱谱新;;常见纺织浆料的生物降解性分析[J];产业用纺织品;2011年08期
9 陈程;叶凡;;广西酒精产业化学需氧量减排与二氧化碳利用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10 凌永平;肖丹;孙东卫;;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广州化工;2011年15期
11 陈红英;张林厂;;氯离子质量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关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2 桑潇;;重铬酸盐法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J];四川化工;2011年04期
13 李美群;熊兴耀;谭兴和;邓洁红;周红丽;彭丹;唐艳红;张艳艳;;接种量对红薯酒糟沼气发酵的影响[J];中国酿造;2011年05期
14 尹洧;卢环;;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在线监测仪器[J];分析仪器;2011年04期
15 陈娇娇;;合肥市环城水系水质评价与现状分析[J];绿色科技;2011年06期
16 安红霞;房俊旭;;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测定COD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1年06期
17 魏新;郦和生;王岽;;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臭氧投加量的研究[J];石化技术;2011年02期
18 潘全;王惠;杨玉娇;宋功武;;铁碳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9 张正龙;束炯;张勇;;长江口邻近洋山港工程海域无机氮和磷的时空变化特征[J];海洋科学;2011年05期
20 孙毅;母清林;佘运勇;王剑;王艳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香;;长江口南港化学需氧量COD分布特征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王国富;;“山海关轮”在长江口碰撞“沃哈科森”轮[A];海事预防学术交流暨台湾海峡航行安全研讨会文集[C];1988年
3 孔亚珍;丁平兴;;近几年长江口附近的余流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罗小峰;陈志昌;路川藤;王春华;;长江口南港河段近期潮流性质变化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欧冬妮;刘敏;程书波;侯立军;许世远;王丽丽;;长江口滨岸碳黑对多环芳烃(PAHs)迁移过程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金忠贤;顾锦祥;;试论长江河口的界定[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薛鸿超;;长江口沿江大开发与长江三角洲繁荣[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陈西庆;穆宏强;;论长江口水源地的保护[A];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至治;杨金权;王正琦;唐文乔;;大弹涂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分析[A];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渔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夏益民;;长江河口段的演变规律研究和徐六泾节点整治[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克林;波—流共同作用下长江口二维悬沙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振轶;长江口平面二维非均匀全沙数学模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戚定满;长江口水体环境数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小峰;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张恩仁;长江口悬浮泥沙的吸附—解吸作用对元素固—液相态转化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德坤;基于核素示踪的长江口、东海和海南东部近海泥沙的沉降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毕春娟;长江口滨岸潮滩重金属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艾仕云;纳米半导体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化学需氧量检测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东生;基于ADCP的长江口水沙运动分析及三维水流数学模型[D];河海大学;2005年
10 郜昂;基于GIS的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地貌变迁及其机制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玲珍;长江口潮滩氮、磷的潮汐循环与反硝化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立娟;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碳、氮、磷的时空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黄惠明;长江河口盐水入侵一、二维数值计算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武小勇;长江口北港河势演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林晶;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区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分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柴怡浩;新型COD的测定理论及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晓燕;长江口北槽浮泥周期变化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8 段宗炼;放射性核素在长江口固—液相态转化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冼国勇;紫外吸收法COD监测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应用探讨[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10 刘淑德;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江委总工 马建华 长江设计院规划处副总工 王永忠;长江口综合整治与开发[N];人民长江报;2009年
2 本报驻沪记者 赵虎 通讯员 施继建;破解长江口泥沙资源综合利用难题[N];中国水运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彬 矫阳;范期锦:傲立长江口[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建松 崔静;“雪龙”号抵达长江口锚地[N];人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冯蕾;打开长江口的“金钥匙”[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驻沪记者 赵虎 通讯员 施继建;伟大的长江口工程:铿锵前行 永不言败[N];中国水运报;2010年
7 记者 李卫中 张剑雯;一季度我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持续下降[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郑惊鸿;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同比降2.39%[N];农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廖雪梅;一吨化学需氧量拍出16600元[N];重庆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吴艳荣;遵化:“十二五”化学需氧量将降10.5%[N];河北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