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段永华范晓明杨绍聪杨坤张艳军饶敏张吉坤吕艳玲  
【摘要】:对澄江县多年来在田烟生产上根际土壤使用酸性“三合土”的常规措施,采用田间试验来验证其在田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在其它适宜区域推广应用该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2组同田对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性(pH7.50- 8.50)土壤上,每塘使用1 kg酸性“三合土”,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根际土壤pH,从而改善根际土壤环境,显著增加了中上等烟的产量及比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影梅;;海南岛经济作物线虫研究简报[J];热带作物学报;1988年02期
2 虞云龙,杨基峰,潘学冬,喻景权,杨肖娥,樊德方;作物种类对根际土壤中丁草胺降解的影响(英文)[J];农药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陈长宝;刘继永;王艳艳;焉石;许世泉;张连学;;人参根际化感作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郝群辉;刘红彦;王飞;张玉军;;怀地黄根际土壤水提物的GC-MS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王兴华;马焕普;刘正坪;刘志民;;桃褐腐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J];北京农业;2007年15期
6 王友保;黄永杰;甄泉;严密;杨红飞;刘登义;;铜尾矿库区狗牙根根际土壤铜的形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7 弋良朋;马健;李彦;;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盐分和养分特征[J];生态学报;2007年09期
8 张爱梅;孙坤;达文燕;;马衔山两种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微生物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廖梓良;孙传伯;李云;官会林;刘士清;毕云青;郭云周;;香石竹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2期
10 房玉林;宋士任;王华;陈书霞;史世梦;周晓明;;NaCl胁迫对葡萄幼苗根际pH值及营养成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年04期
11 韩玉竹;赵建军;苏展;黄勇;胡陈明;陈秀蓉;;象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数量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12 曹兵;宋丽华;张婷婷;;臭椿根际土壤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3 林静;林强;简毅;谢大军;谢小强;陈瑶;;攀枝花市麻疯树根际土壤内生菌根菌主要种类的初步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0年04期
14 贾若凌;李丽;刘香玲;邓以邦;;荔枝果园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5 范晓晖,刘芷宇;稻麦根际的pH环境及其对磷供应水平的反应[J];土壤;1990年03期
16 施亚琴,林先贵,郝文英;VA菌剂的剂型与保藏方法对侵染率的影响[J];土壤;1993年03期
17 沈其荣,王建林,邱春祥,刘兆普;两种不同耐盐大麦根际中离子的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1993年04期
18 包青,郑晓光,郑学良,张秋华,于景丽;白桦和红松根际土壤养分的林龄分布及季节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19 赵之伟;四种蕨类植物根际土壤中VA菌根真菌孢子种群组成和季相变化[J];云南植物研究;1999年04期
20 陈永亮,韩士杰,史向民;胡桃楸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中根际土壤的养分特征(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永华;范晓明;杨绍聪;杨坤;张艳军;饶敏;张吉坤;吕艳玲;;“三合土”对田烟根际土壤pH及烟叶产量和外观质量的影响[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阮建云;;茶园和根际土壤铝的动态及其对茶树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A];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斌;周志宇;;我国草地植物根际研究展望[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赵志强;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潘华奇;张淼;刘丽;王楠;胡江春;窦德强;王书锦;;牛蒡根际土壤致害菌Fusarium solani分离鉴定[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肖日新;刘虎;丁茁荑;;果菜类蔬菜早熟促成栽培中根际土壤加温技术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7 李丽;谭永钦;胡兵;熊程;王永模;;紫茎泽兰和黄蒿根际土壤化感作用对比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8 陈波;刘广深;刘维屏;;异丙甲草胺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环境行为的比较[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远鹏;王慧;林琦;施积炎;陈英旭;;应用PCR-DGGE研究铜冶炼厂附近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变化[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冬梅;林文雄;柯文辉;张重义;吴文祥;;烟草连作障碍的分子机理研究[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柏霞;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拮抗菌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2 李奕林;不同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硝化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塔希尔(Malik Tahir Hayat);五氯酚在根际土壤中的积累、分布、消减行为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陈慧丽;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盐沼湿地线虫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江春玉;植物促生细菌提高植物对铅、镉的耐受性及富集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陈立新;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措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7 林茂兹;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刘炳成;土壤中的相变传热传质研究及植物根系生长的仿真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崔翠;渭北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核桃根际土壤及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陆引罡;铅镍富集植物的筛选及其根际微生态特征[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异丙甲草胺对植物根际与非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潘学冬;作物根际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及其生物强化[D];浙江大学;2002年
3 怀意君;杨树根际寄生线虫种群时空动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宋宇加;人参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卫霞;新疆几种典型荒漠植物根际微生物特征及内生固氮菌的分离、促生性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6 柳建银;红树林根际土壤固氮细菌和功能基因nifH的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牛秀群;甘肃省干旱灌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马铃薯连作的关系[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雪山;种植年限对牡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胡英畅;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种群及酮基合酶基因多样性与黄瓜枯萎病发病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引文;多环芳烃在樟树根土界面的分布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不要盲目给树木挂“吊瓶”[N];蚌埠日报;2009年
2 卓根;缺水橘园节水灌溉法[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3 ;生物有机肥可以减轻病害[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4 吴健;果树吊水补肥 使用应当谨慎[N];湖南科技报;2007年
5 华北石油十一处园林植保中心 桂炳中 米书征;天蛾的危害及防治(上)[N];中国花卉报;2007年
6 王杰;如何防治果树“癌症”[N];科学导报;2005年
7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叶面肥喷两次以上才有效[N];农民日报;2010年
8 翟广华;樱桃根癌病的识别与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6年
9 忆农;茉莉花病虫害防治[N];福建科技报;2006年
10 游德福;韭菜高效栽培新方法[N];云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