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马铃薯品种适应牲的评价探讨

隋启君  杨万林  任珂  李先平  乔雪静  李风英  
【摘要】:在日照长度、晚疫病等方面差别极大的3个地方进行同一批材料的鉴定试验, 提出用函数式Y_(实际)=Y_(理论)+A_(日照)+R_(LB)来分析这组试验结果,推断品种适应性,剥离晚疫病影响,评价品种理论产量。证实一些来自CIP的品种不适应长日照环境条件,来自长日照地区的品种不适应短日照环境条件,晚疫病比适应性对西南地区引进品种影响更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少华;;春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0年12期
2 张发剑;何昌飞;;江淮地区稻田栽培马铃薯的技术运用[J];农家科技;2011年04期
3 彭晓;刘丽华;蔡静;;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研究与应用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5期
4 ;两系杂交马铃薯中薯3号[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5 张天富;;发展甘蔗套种马铃薯的实践与思路[J];甘蔗糖业;2011年03期
6 张发治;;马铃薯克新3号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7 那颖;;2009年辽北地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8 王新团;;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11年04期
9 廖华俊;江芹;董玲;李卫文;冯宗友;贺雷风;;江淮地区马铃薯—稻(瓜类、玉米)—菜周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模式[J];中国蔬菜;2011年13期
10 王信;程亮;郭青云;;青海省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菌的抗性分析[J];中国马铃薯;2011年04期
11 ;中薯5号[J];乡村科技;2010年04期
12 陈士花;;浅谈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13 罗磊;;定西市常用马铃薯亲本杂交效果的评价[J];作物杂志;2011年04期
14 韩翠丽;韩翠玲;;马铃薯早熟丰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3期
15 习敏;杜祥备;张胜;蒙美莲;;不同马铃薯品种锰素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6 刘宝宜;;洛南烟草新品种比较试验[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7 刘晓伟;何宝林;;不同种植模式对旱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1年14期
18 赵春波;宋述尧;张传伟;温涛;孙凯;;不同品种马铃薯品质分析与评价[J];吉林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9 郭晓慧;;马铃薯脱毒与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1年08期
20 罗爱花;陆立银;王一航;谢奎忠;陈富;;播前不同肥料基施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氮素吸收规律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启君;杨万林;任珂;李先平;乔雪静;李风英;;马铃薯品种适应牲的评价探讨[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古巴诺娃;罗明;刘平;张建国;余艳冰;岳仲海;陈泽民;;引进马铃薯品种在新疆的适应性试验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凤义;刘文国;秦昕;;荷兰马铃薯品种的适应性试验研究[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4 王成云;;鸡西地区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柳俊;谢从华;宋波涛;田振东;蔡兴奎;聂碧华;;我国马铃薯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军;何卫;E Chujoy;;中国西南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选育的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邸宏;田兴亚;陈伊里;卢翠华;;不同马铃薯品种再生系统的筛选[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芳;;青海省专用型马铃薯的发展现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闫志山;杨骥;范有君;张玉霜;;不同级别马铃薯种薯种植产质量的比较[A];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万林;展康;刘志祥;吴毅歆;李先平;白建明;李世锋;孙茂林;隋启君;;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云;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材料筛选及其生理特性表现[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彦军;紫花苜蓿对酸性紫色土的适应性及其营养特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剑亮;观赏向日葵花色形成的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郑顺林;营养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5 辛建华;钙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及物质代谢影响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6 贾笑英;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高淀粉及抗病新品系[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7 邓华凤;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目标性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孙娟;基于GIS的牧草适应性及其在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9 吴连成;光周期影响玉米开花转换的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密恰;抗病基因在野生马铃薯种中的多态性和进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芳;金银花新品种的引进及适应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王彪;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及超低温疗法脱毒技术体系的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志超;农杆菌介导的P2300-pa-8e基因转化马铃薯抗虫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思泱;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核型及ISSR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宇杰;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孟海波;Cd对两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滕卫丽;国外炸条型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8 刘子瑜;~(60)Coγ、EMS诱导马铃薯表型变异和DNA变异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于凤丽;马铃薯A病毒外壳蛋白(PVA CP)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邹雪;StGAPC和AtGAPC2基因的克隆以及对马铃薯的转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牧之;马铃薯全球传播446年[N];北京日报;2011年
2 记者 刘海英;中外科学家绘制出马铃薯基因图谱[N];科技日报;2011年
3 林小春;培育高品质马铃薯品种或将提速[N];农民日报;2011年
4 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农技服务中心 管绍刚 王持恒;马铃薯采后处理与贮藏管理技术[N];毕节日报;2010年
5 记者 白燕;宁夏410万亩马铃薯告别原种外调[N];宁夏日报;2010年
6 方圆;肉色发黄的马铃薯可能不是克新1号[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7 省种子总站供;我省今年审定的玉米马铃薯品种[N];福建科技报;2004年
8 ;马铃薯春播要严把“六关”[N];吉林农村报;2007年
9 杨慧;马铃薯春播把六关[N];陕西科技报;2006年
10 湖南省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主任、副教授 王云高;我省发展马铃薯前景广阔[N];湖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