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辅助下前后循环联合入路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交通动脉漏斗扩张破裂出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摘要】:正以往认为后交通动脉的漏斗扩张(PCo-A ID)为正常解剖结构的变异,并非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风险很小。但近年来,关于PCo-A ID破裂出血的病例报道也在逐渐增加,而且都给予了积极治疗,但多行开颅直接夹闭治疗,而关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报道则较少。我们报道了一例因PCo-A ID反
|
|
|
|
1 |
王志刚,丁璇;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比较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年03期 |
2 |
尚文昌;顾军;戴新武;;改良内外联合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8年06期 |
3 |
王君峰;卫小春;;髋臼骨折手术入路介绍[J];实用骨科杂志;2007年10期 |
4 |
李纯志;胡佰文;李重茂;赵宏;徐杏平;;一次消毒铺巾联合入路治疗高能量复杂髋臼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12期 |
5 |
贺常仁;龙显斌;马虹;李文华;刘芳;;前后联合入路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
6 |
金玲江!317500,滕灵方!317500,朱良才!317500,彭余江!317500;额下-眶外侧联合入路治疗颅底脑挫伤及血肿[J];河北医药;2001年04期 |
7 |
范波;赵勇刚;古选民;李涛;;翼颞联合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07期 |
8 |
董建平;刘正言;罗志伟;董庆汉;董辉;;经额部小切口-鼻内镜额隐窝开窗联合入路治疗开颅术后额窦脓肿[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05期 |
9 |
段德义,陈剑,邵启节;颅面联合入路切除前颅窝底沟通肿瘤的体会[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0 |
刘志祥;汤勇智;才忠民;江永发;贺宪;;一期后方、侧前方联合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骨折脱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7期 |
11 |
李平元;张卫;张彬;苏小桃;欧军;贺洪辉;;改良倒V形入路在胸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06年05期 |
12 |
陆建华;汤健;高峰;;两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0年03期 |
13 |
黄长征;范伟杰;廖瑛;陈志伟;谢雪松;张永虎;;联合入路微创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0年12期 |
14 |
曾卫平;;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1年07期 |
15 |
肖建如,袁文,滕红林,陈华江,魏海峰,杨兴海,贾连顺,赵定麟;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附加内固定治疗颈椎骨肿瘤39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2005年12期 |
16 |
肖增明;詹新立;李世德;陈前芬;罗高斌;;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12期 |
17 |
刘军;项良碧;陈语;于海龙;曹燕;;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0年03期 |
18 |
宋朝理;庄进学;李俊;陈登奎;郑小强;;LEO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
19 |
艾泉山;;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孤立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12期 |
20 |
余梦楠;洪波;刘建民;;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与动脉圆锥周围血管的形态学差异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