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庄平,李勇杰;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神经元的电活动特点(英文)[J];生理学报;2003年04期 |
2 |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曹依群,徐波涛,金爱国,郑浩;脑深部刺激术中丘脑底核靶点定位方法探讨[J];上海医学;2004年03期 |
3 |
程振国,高国栋,王学廉,李维新;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9期 |
4 |
刘颖,高东明;几种神经递质对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年02期 |
5 |
Ptter M.
,Illert M.
,Wenzelburger R.
,J. Volkmann,姚庆和;丘脑底核刺激对帕金森病自发性抑制的影响[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
6 |
伦学庆;丘脑底核与帕金森氏病[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01期 |
7 |
陈琳,刘宗惠,王亚奇,田增民,李士月;损毁丘脑底核阻止6-OHDA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
8 |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曹依群,徐波涛,金爱国;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年06期 |
9 |
Romito L.M.A.;Contarino M.F.;Ghezzi D. ;A. Albanese;王晓琳;;高频刺激丘脑底核可有效治疗帕金森病[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
10 |
李勇杰,庄平,石长青,张宇清,李建宇;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的微电极定位技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
11 |
伦学庆!272129,张延庆!272129,张春芬,章翔,张剑宁;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及纹状体多巴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3期 |
12 |
Russmann H.
,Ghika J.
,Villemure J.- G.
,F.J.G. Vingerhoets,姚庆和;7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者的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
13 |
马坚妹,范凯,张万琴,王有伟;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0年04期 |
14 |
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姜秀峰,曹依群;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7期 |
15 |
王学廉,高国栋,贺世明,李维新,王举磊,管定国,陈玲;微电极针道制图在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手术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6 |
曹依群
,周晓平,胡小吾,姜秀峰,张致峰;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功能显像实验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7 |
Foffani G.;Ardolino G.;Meda B.;A. Priori;赵睿;;帕金森运动障碍中丘脑底核-苍白球同步化发生改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7期 |
18 |
陈久毅;黄谦;;三维重建技术在中医手法闭合复位中的应用及价值[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年04期 |
19 |
何昆,张德添,张学敏,杨怡,张飒,汪宝珍;生物组织细胞连续切片三维重建的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年03期 |
20 |
柯楚群!529051,何伟东!529051,司徒良!529051,梁寒洁!529051,龙光锋!529051;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脱位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