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显像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垂体腺瘤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术前行18F-FDG PET显像的垂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ACTH腺瘤9 例,PRL腺瘤9例,GH腺瘤5例,无功能腺瘤5例,TSH腺瘤1例,Rathke囊肿1例;垂体微腺瘤15例,大腺瘤11例,巨大腺瘤3例。30例患者均行18F-FDG PET脑显像检查,测量垂体腺瘤的标准摄取值(SUV),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SUV与垂体腺瘤类型、大小、激素水平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8 F—FDG PET显像中,垂体腺瘤表现为均匀的放射性摄取增高,与MRI和外科手术中发现的肿瘤位置相一致。1例Rathke囊肿在18F—FDG PET显像中表现为不摄取。在垂体大腺瘤和巨大腺瘤中,MRI和18F-FDG PET的检出率均为100%,而在15例垂体微腺瘤中,MRI检出11例(73.3%),18F—FDG PET检出12例(80%),两者相结合共检出14例(93.3%)。在9例ACTH腺瘤中,SUN随肿瘤的增大有升高的趋势,而与ACTH激素水平无关。在9例PRL腺瘤中,SUV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而随着PRL激素水平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在5例GH腺瘤和5例无功能腺瘤中, SUV与肿瘤大小和激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在各类型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的SUV明显高于其他各类型垂体腺瘤,而其他各类型垂体腺瘤之间的SUV没有明显差异。29例垂体腺瘤均行经口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见鞍底硬膜、骨质被肿瘤破坏、肿瘤侵犯斜坡或蝶窦者5例,MRI显示肿瘤包绕海绵窦(Knosp分级为Ⅳ级)者2例,该7例患者的垂体腺瘤具有明显的侵袭性,这7例患者的SUV明显高于其他垂体腺瘤患者(P0.001)。结论18F—FDG PET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垂体腺瘤, 与MRI相结合可以提高垂体微腺瘤的阳性发现率。肿瘤的FDG摄取(即SUV)与垂体腺瘤的大小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而与垂体腺瘤的类型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关系。肿瘤生长活跃、侵犯蝶窦、海绵窦和斜坡等周围结构者,其FDG摄取明显增高。
|
|
|
|
1 |
庄卫东;牟艳秋;姜涛;;垂体腺瘤的MRI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02期 |
2 |
张天锡;赵卫国;;要努力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早诊早治率[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7年02期 |
3 |
M.Buchfelder;樊友武;;垂体腺瘤[J];德国医学;1999年06期 |
4 |
陶蔚,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程欣,杨义,马文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
5 |
多吉玉杰;仁增;龚措杰;;垂体腺瘤的影像诊断[J];西藏医药杂志;2006年03期 |
6 |
何瞻;杨树旭;方兵;钱聪;王义荣;;蛋壳样钙化的垂体腺瘤一例[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
7 |
佟晓光,杨树源,张建宁,赵钧明,庞文新;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
8 |
王天华,朱飙;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1998年11期 |
9 |
潘绵顺,王鹏,陈研良;伽玛刀治疗分泌型垂体腺瘤[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
10 |
鲍伟民,秦智勇,周良辅,潘力,王滨江;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56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年02期 |
11 |
相毅;刘秀丽;孙昭胜;李光杰;赵金恋;魏少波;;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1期 |
12 |
史鼎;垂体腺瘤的CT诊断及分析[J];河北医学;2000年07期 |
13 |
马增路;垂体腺瘤误诊55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6期 |
14 |
张天锡;;垂体腺瘤百年史话[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
15 |
张彤,张云馨,王保国;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变化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6 |
刘文力,张永权,赵贤军,康笃伦;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34例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
17 |
姜曙,鞠延,唐建建,吴文韬,毛伯镛,黄思庆;单鼻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J];四川医学;2004年08期 |
18 |
孔军,王厚忠,丰育功,张兵,吴唏;垂体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垂体激素监测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3年15期 |
19 |
张永军,瞿再珍,于伟琦;垂体腺瘤低场MRI诊断(附33例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4年02期 |
20 |
田本祥,黄明慧;垂体腺瘤的CT与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