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

屈承熹  
【摘要】:正 基础外语教学,在语言结构方面,一般均注重在发音及语法的校正。但是,纯正发音的习得,通常认为仅限于儿童时期。据语言习得及心理专家研究显示,儿童大概在十二岁以后,便很难习得外语的纯正发音。例如: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十四岁自德国移居美国,说英语时却仍难免有一口浓重的德国口音。既然对外汉语教学,多半以成人为对象,那么,其重点当然应该放在语法上,才不致事倍功半。然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似乎效果始终不彰。究其原因,大约有下列三点:(一)语法规则的不符实际,(二)语法规则未能充分利用语义,(三)忽视了语法的篇章功能。此三问题,本人已在各种场合提出讨论。现仅就语法中副词的用法及其篇章功能作进一步的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温晓虹;;语言习得与汉语课任务的设计[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2 ;《现代语文》(下旬刊)栏目简介及来稿须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3 李霞;;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问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4 阿John;;别让考试成为拖累[J];黄金时代;2009年02期
5 薛琳;;公式语理念和汉语研究的关联问题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张成功;严娟珍;;语法与语义:形式与内容[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7 吕振华;张凤;;对外汉语视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梁琪瑛;;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9 蔡晓丽;;语用负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10 王丽娟;;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韵律沙龙顺利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11 张盼盼;;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复试经验谈[J];中国研究生;2011年04期
12 张晓颖;;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探析[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13 吴民京;;汉语语气副词的教学建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14 侯懿玲;;浅谈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5 韦冬雪;;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应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6 金爱丽;;论对外汉语教学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7 周湘;;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在全球推广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8 朱科;王尧;;对外汉语中的惯用语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9 陈艳芳;刘运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J];大家;2011年14期
20 刘昕;王维波;;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张飞鹏;;“一语二文”仍须努力[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张建强;;PSC与语流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庆株;;中国的语文现代化事业[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6 彭泽润;马文婷;;中国汉语书写方式改革回顾和展望——汉语“词式书写”百年历程分析[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7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8 张育泉;;评有关汉字的一个口号[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9 郭熙;;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10 郭毅;彭泽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综述[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郭姝慧;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孙姃爱;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茗;现代汉语常用语素项属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路志英;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库及课件生成系统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许宏鉴;网络对外汉语教师的评价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6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曼;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敏;试论多元智能视野中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中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总目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6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居峰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长征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丁可宁 吴晶;对外汉语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杨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N];贵州政协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