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研究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的特性
【摘要】:正 气溶胶是大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比较复杂,并随来源的不同而异,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决定于其粒度,结构和组成。本文提供了一种以玻璃态石墨为衬底,对气溶胶颗粒直接进行扫描电镜观察(JSM—35C型)和X射线能谱分析(EDAX—9100型)的方法。通过对承德地区气溶胶颗粒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小于1μm颗粒近似球状,以硫的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含少量二氧化硅(见图1)。可以认为是二氧化硫的转化产物在氧化硅或硅酸盐上凝聚而成见表1,大于1μm的颗粒呈不规则形状,以硅铝酸盐为基本成分,并普遍含有镁,钙,钛,钾,钠,铁等地壳元素,其来源为风化的岩石粉尘,其它人为产生的污染元素也主要存在于大于1μm的颗粒的气溶胶中,见图2,表2。
|
|
|
|
1 |
黄成荣;;气溶胶: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年03期 |
2 |
常凤池;;环境空气中的气溶胶污染的影响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5年06期 |
3 |
朱元,郑海洋,顾学军,周留柱,郭晓勇,赵文武,方黎,张为俊;大气气溶胶的检测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S1期 |
4 |
杨书申,邵龙义,李金娟,张邦;透射电镜在气溶胶单颗粒分析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5 |
徐思琦;谢周清;李冰;;大气气溶胶中碘形态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
6 |
陈波;张磊;卓维海;;丝网法测量纳米级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分布方法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4期 |
7 |
高卫东;;新疆土壤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对沙尘气溶胶贡献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8期 |
8 |
张净玉;常海萍;王慧元;;粉末气溶胶抑制热喷流红外辐射数值模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9 |
葛茂发;刘泽;王炜罡;;二次光化学氧化剂与气溶胶间的非均相过程[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
10 |
叶汝求,王家贞,任宇征;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法研究沈阳地区气溶胶颗粒的特性[J];环境化学;1987年02期 |
11 |
李念平;付峥嵘;;气溶胶颗粒物人体暴露量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2 |
赵淑惠;李忠勤;周平;王文彬;;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大气气溶胶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
13 |
施孝增;吴家正;李曹县;鄢庆春;;室内气溶胶颗粒物沉积特性的实验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年03期 |
14 |
袁伟;罗永锋;颜澎;胡健;;含钚材料恐怖事件的后果分析[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1年02期 |
15 |
D.A.White,张国维;硅中毒及其在固定床离子交换中的影响[J];湿法冶金;1983年01期 |
16 |
Eberhard Renner;刘林群;;黑三角地区:适合于欧洲吗?——黑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数字化研究[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2年03期 |
17 |
李成才;毛节泰;刘启汉;袁自冰;王美华;刘晓阳;;MODIS卫星遥感气溶胶产品在北京市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D辑;2005年S1期 |
18 |
钱靖华;林聪;王金花;王小玲;;无机絮凝剂添加超细材料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7期 |
19 |
赵海波;郑楚光;;水滴清除气溶胶过程的随机算法和数值模拟[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6年10期 |
20 |
李海洋;张娜珍;王卫国;董璨;;在线单粒子质谱研究进展[J];质谱学报;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