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长周期反铁电畴界的电镜研究(Ⅱ——晶格象)
【摘要】:正 在Sn置换Zr的锆钛酸铅中(Pb_(0.99){([Zr_((?)-y)Sny]_((?)-y)、Tix)_(0.98)Nb_(0.02)}O_3,x=0.03,0.04;y=0.20)可以观察到铁电反铁电畴共存(图1),这是由于上述成份正处于相图中的准同型相界上,两相的自由能十分接近。在具有条纹状组织的A畴内,SAD具有卫星衍射。但是由电子衍射谱不能确定长周期反铁电畴是一维或二维有序,为此需用晶格象观察。在110—000—110对称衍射条件下成象。晶格象(图2)及其测微光度计描迹表明(图3),M多为8(间距为8,d 1/2 1/2 0),但也有M=7,8,9的情况,但无二维长周期现象。对应二维卫星衍射谱的晶格象如图4,证明存在的长周期是一维的。周期畴界沿(110)及(110)晶面发生,有相同的(100)晶面贯穿期间,但除以上的两相共存形式外,还观察到在反铁电区内以微畴形态存在的铁电畴叠栅图形。也有无长周期反相畴界的A畴与F畴相接。但是比祇有第三种形式的两相共存F—AF陶瓷,有长周期反畴结构的陶瓷需要更高的诱导电场才能诱发AF—F相变。
|
|
|
|
1 |
蒋次强;王全利;付文利;律磊;;陶瓷蜂窝体在承钢高线加热炉长周期应用总结[J];四川冶金;2009年06期 |
2 |
任晓兵,王笑天,清水谦一,唯木次男;Fe-C马氏体室温时效转变的研究I─有序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7期 |
3 |
R·Ebner,韩永曾;淬、囘火钢裂纹形成与扩展的电镜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4 |
许晓磊;黑祖昆;孙俊才;刘世永;杨烈宇;;高温镀铁离子氮碳共渗层的电镜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0年03期 |
5 |
张毓俊;铁硅铝合金(Sendnst)有序及位错组态的电镜研究[J];上海钢研;1985年05期 |
6 |
孙荆;胡容明;Nancy J.Tighe;;碳化硅高温钠盐腐蚀的电镜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2年01期 |
7 |
华宏慈;王德尊;;高碳轴承钢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1990年01期 |
8 |
F.H.Hohn;张珺;;铸钢件退火,采用短周期热处理工艺[J];铸造技术;1980年02期 |
9 |
阎和信,李春香,李莲春;不锈钢在含氟离子溶液中长周期浸泡腐蚀实验[J];原子能科学技术;1979年01期 |
10 |
陈达元;;X50A铣床横向进给丝杠支架的修复[J];机械制造;1987年09期 |
11 |
潘复生,丁培道;低合金高速钢回火过程的电镜研究(二)——M_3C碳化物的沉淀及其转化[J];材料研究学报;1988年01期 |
12 |
张正科;38CrMoAl钢异状断口及其锻造裂纹的电镜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4期 |
13 |
王永康;程祥宇;李炳生;夏立芳;雷廷权;;(Ti,Al)N/W_6Mo_5Cr_4V_2膜基界面结构的电镜研究[J];科技通报;1993年06期 |
14 |
吴逸贵;李明;;一种低碳低合金钢中(M—A)相精细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
15 |
闵乐泉,刘钦圣,吴玉珍;广义晶体群及其在准晶体电镜研究结果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16 |
;金属耐磨材料与防磨文摘[J];水利电力机械;1984年06期 |
17 |
陶春虎;钟炳文;何安莉;;自润滑耐磨材料Au-9Ni-8In合金的微观组织[J];电子显微学报;1986年03期 |
18 |
丁培道;潘复生;周守则;;低合金高速钢回火过程中特殊碳化物沉淀的电镜研究[J];金属学报;1987年04期 |
19 |
钱银娣;;精密磨齿条夹具的设计[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90年04期 |
20 |
蒋敏;张俊峰;李洪晓;郝士明;;Mg-TM(TM=Cu,Ni,Zn)-Y体系长周期有序(LPO)相的研究(英文)[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