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衍年  
【摘要】:正中国“入世”后,经济和文化都将出现新的形势,会有新的调整和重构。就文化而言,从单一走向复杂和多元,交流、借鉴、吸收、矛盾、碰撞,是必然的。如何认识和把握“入世”后文化变化的趋势,怎样重新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强化和弘扬我中华文化的特殊优势,振兴中华,促进世界的进步和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艳梅;张建生;刘晓辉;金娟;;“大家对谈——汉字与中华文化”记[J];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10期
2 钱伟长;;首届汉字文化周组委会主席钱伟长在开幕式上的讲话[J];统一论坛;1994年01期
3 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J];汉字文化;2005年01期
4 周洪林;;品味汉字文化 领悟做人哲理[J];湖南农机;2010年06期
5 李山;;海峡两岸将举办首届汉字艺术节联手延续汉字文脉[J];东方艺术;2010年12期
6 ;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今秋揭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22期
7 齐儆;“无端又起天涯感,淡墨生绡数点山”——浅议汉字文化[J];汉字文化;1993年01期
8 胡双宝;;《汉字史话》绪论:汉字和汉语相适应[J];汉字文化;2008年06期
9 周洪林;;品味汉字文化 领悟做人道理[J];阅读与写作;2010年11期
10 ;汉字文化研究之我见(笔谈)[J];学术研究;1997年11期
11 李宇明;铸造中华文化的“聚宝盆”[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2 王永民;杨桃源;;警觉拼音输入法对运用汉字能力的销蚀[J];汉字文化;2006年01期
13 张颐武;;“汉字节”值得倡导[J];中关村;2009年07期
14 付迁;;弘扬知识时代的汉字文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09期
15 张育泉;;评有关汉字的一个口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6 余延;汉字文化的理论探索──评苏新春主编的《汉字文化引论》[J];汉字文化;2000年01期
17 李人凡;;汉字文化场论纲[J];出版广角;2002年02期
18 刘迎建;;计算机时代的汉字文化情结[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17期
19 汤洋;;不可或缺的汉字[J];语文天地;2010年21期
20 林荣泽,金森;辛镐烈先生和韩国汉字文化遗产的继承[J];当代韩国;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衍年;;增强汉语汉字文化的感召力[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2 解光宇;;论徽州文化的儒学物质(兼论区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立明;;构建和谐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A];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全国首次统战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范明生;;“轴心时期”中华文化与西亚、南欧文化比较[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5 吴克明;;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观解读[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苏振芳;;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李晓霞;王泰庆;;科学发展观与中华文化的复兴[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昌珞;;全球化与中华文化创新(提纲)[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波;;复兴中华文化——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文霞;;论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孔祥文;国共两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及两岸关系的传统文化底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6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英;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秀清;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颖;缅甸、老挝、柬埔寨华裔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了解和认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2 蒋成成;《说文解字·女部》汉字文化内涵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金敏;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文化教学观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宝燕园;中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程知文;汉字文化信息解读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丽彬;安徽TC镇希望小学“书法篆刻教室”综合实践活动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晓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水清;日语汉字同日本文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9 唐样样;“小学识字教学行动研究”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宣学君;网络环境中的汉字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讲人 王蒙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政协常委;汉字与中国文化(二)[N];中国社会报;2005年
2 邹广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特色培育[N];光明日报;2001年
3 记者 柳晓森;贾庆林会见参加中华文化论坛代表[N];人民日报;2005年
4 记者 王小普;英国中华文化协会访问团盛赞眉山[N];眉山日报;2006年
5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 白庚胜;高举伟大旗帜 弘扬中华文化[N];光明日报;2007年
6 河北邢台学院 王荣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一国两制”理论与中华文化[N];福建日报;2004年
8 振强;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在京举办[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记者 叶晓滨;携手推介中华文化[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关辛秋;为学生打开中华文化的宝库[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