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缺水和水质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生命安全的“世界性”问题,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深入研究分析了有关“食水安全”、“食水现状”、“食水消毒净化”并为提供“安全食水”作奉献四个方面,结合笔者40余年从医实践,20 余年亲临臭氧研究后认为,有学者提出“全面提升自来水水质”、“打开龙头就能喝”的需求欲望是适时而必要的,当今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目前我国国情,现实条件,经济实力,在短期内普遍实现尚有困难,只能逐步拓展,由人们自行选购,先行一步,是可以做到的.为此倡议:在“全面提升自来水水质”前提下,要把终末消毒净化、安全把关设置在水管网的末端.这样,既能体现按不同需求实现分质供水,又能确保“安全食水”最终把关.
|
|
|
|
1 |
李青;办公楼直饮水设计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2 |
陈革;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直饮水在我国的推广前景[J];福建化工;2002年03期 |
3 |
曹明,姚经建,林青,蔡跃,郁佳;上海市闵行区直饮水卫生质量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4 |
;本刊独家观点[J];中国食品工业;2002年09期 |
5 |
叶兵,甘日华,陈玉梅,郭志勇,李汝浪,麦永辉,黄丽玫;广东省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年04期 |
6 |
曾伟立;;直饮水管行业的领先者 上海宝洋塑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周宝茂访谈[J];塑料制造;2008年11期 |
7 |
孟淑欣;;直饮水与末稍水微生物指标比对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9年09期 |
8 |
陈和苗;概率法计算直饮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探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0年01期 |
9 |
朱江漫;方瑜;;“光子臭氧直饮水机”:畅享安全水生活[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09期 |
10 |
;世博直饮水水质超欧盟标准 科技含量“成色十足”[J];饮料工业;2010年05期 |
11 |
;世博直饮水水质超欧盟标准 科技含量“成色十足”[J];食品工业;2010年03期 |
12 |
李贻汉;蔡妙森;郑爱华;王琳;刘文对;李桃仙;;“末梢水”和“直饮水”微生物指标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1期 |
13 |
孔凡义;陈顺祥;张娉;;从直饮水中检出费氏耶耳森氏菌[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8年06期 |
14 |
庞亚辉;顾坚;;饮水处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一瞥[J];现代家电;2007年21期 |
15 |
吴西春;张大帆;申屠杭;;杭州市上城区学校幼托机构直饮水监督管理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
16 |
刘晓革;彭琦;伍英;张兆强;;2006-2009年湖南省直饮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7期 |
17 |
王晓红;江苏省管道分质直饮水供水现状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5年03期 |
18 |
黄峥;毛洁;应亮;王懿霖;;2010年上海世博会直饮水检测指标选择的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年03期 |
19 |
李青;BOT模式下的直饮水项目经济效益比较分析[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年05期 |
20 |
毛志忠,陈尧水,陆勇;城市管道直饮水的卫生学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