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明  
【摘要】:正 一、前言隐蔽油气圈闭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上倾尖灭圈闭、地层超覆圈闭、河道或河谷充填形成圈闭,以及成岩作用形成的圈闭和裂缝发育形成的圈闭等等。这些圈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四面下倾、用常规方法难以识别。现在国内外各大油气区简单易找的构造油气藏所剩无几,都面临着挑战隐蔽油气藏这一新领域,从实践来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霍鉴琳;范景祯;孙淑玉;;黑龙江垦区八五四农场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8期
2 王晓东;孙玉林;;浅谈地球化学岩石测量在找矿勘探中的应用[J];华章;2011年13期
3 范晓飞;;煤矿水文勘探中瞬变电磁法的应用要点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5期
4 赵虎;;新疆油田火成岩气层识别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周雨双;李群;姜海健;何金海;张瑜;;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HT1井区志留系层序地层分析和隐蔽圈闭识别[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6 李福柱;;单个歪斜钻孔确定煤岩层产状的计算方法[J];农家科技;2011年03期
7 顾新鲁;曾永刚;;新疆温泉县地热特征及成因模式分析[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8 李欣;段胜楷;孙扬;周登洪;孙雷;李士伦;;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最新进展[J];天然气工业;2011年08期
9 郭仲军;刘亚峰;;玛河气田 气田高效开发的典范[J];中华儿女;2011年12期
10 樊幼华;周同顺;周俊辉;;叠前弹性反演技术在永安地区隐蔽圈闭砂体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1年02期
11 ;《地质与勘探》启动网上投稿与审稿系统的通告[J];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12 宫晓燕;李洛杰;赵忠;;408ULS系统在滩海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11年03期
13 本刊特约记者;;浙江唱响《勘探队员之歌》共祝建党90周年华诞[J];浙江国土资源;2011年06期
14 伍家和;;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隐蔽圈闭发育模式[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4期
15 天工;;塔里木盆地发现大气田[J];天然气工业;2011年08期
16 夏斌;魏海泉;袁亚娟;张永辉;万志峰;;济阳拗陷深层隐蔽构造及其勘探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7 陆儒德;吴爽;程煜涵;;大海就是我故乡[J];东北之窗;2011年16期
18 ;即时新闻[J];西部资源;2011年02期
19 张国伟;;[J];地质通报;2011年06期
20 俞建望;王晓明;许宝兰;;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平湖油气田隐蔽油气藏勘探[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曲延林;闫伟;高占楼;孙德忠;;黑龙江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树芳;;北京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西部地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李开文;;论中国铀资源发展潜力及天然铀工艺技术发展水平[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景继东;刘学征;;地质动力区划、物探与工作面掘进期间电磁辐射监测成果的对比分析[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张安全;;新疆煤田火区勘探设计问题的探讨[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7 刘洪林;李景明;李贵中;王勃;;中国煤层气资源前景及产业化发展建议[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8 黄文启;董颖;田廷山;侯常文;黄建平;;宁波市东钱湖地区地热勘探突破[A];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考察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何展翔;孟翠贤;王财富;李伟丽;司华陆;郝宏建;;电磁法技术及其在柴达木盆地的勘探成效[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建;;超长电磁波被动遥感技术及其在陕北油田勘探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才;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与隐蔽圈闭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邓述全;层序地层学在饶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李雪;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隐蔽油藏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延莉;松辽盆地西斜坡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与隐蔽圈闭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郑天发;海相碳酸盐岩隐蔽油气藏勘探[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云;隐蔽圈闭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8 吴国干;塔里木盆地东部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9 朱德兵;超浅层弹性波波振二相拟模态试验分析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聂逢君;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东吐莫地区层序地层及隐蔽圈闭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鹏;地震反演技术在隐蔽圈闭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左友东;含油气盆地勘探多方案决策蒙特卡罗模拟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3 姜卫峰;勘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4 任来义;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生物地层及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胡立新;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于小刚;城区复杂地表采集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王艳华;霸县凹陷沙二段~东营组沉积体系与隐蔽油气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胡庆春;四川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设备发展规划及其实施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张秀允;四川石油勘探开发述评(1936—1949)[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钟林;赤平投影在工程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锋;让社会资本为勘探出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孙友 黄北雷 陈秀芳 戴玉乔 施长春;西部勘探:瞄准地下深层宝藏[N];中国石化报;2005年
3 记者 师啸;吐哈勘探上半年取得六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隆啸;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N];中国工业报;2005年
5 王孝祥;南方勘探精心布局开门红[N];中国石化报;2004年
6 彭冬梅;隐蔽圈闭研究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7 记者 孟可 通讯员 袁永年;东方物探完成国内首例大规模海底煤田勘探[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记者 郭影 通讯员 阎景禄;冬季勘探温度不减[N];中国石油报;2002年
9 王延奎;科技进步领跑第一勘探局地勘主业[N];中煤地质报;2005年
10 记者 刘军 郭影 杨明;精心描绘跨越式勘探蓝图[N];中国石油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