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对国际资本流动冲销干预的国际经验
【摘要】:开放经济下国际资本流动时,维持货币政策对本国国内经济活动调节自主权的关键是,对国际资本流入引起的货币供给增加实施冲销干预。在冲销干预时,需要考虑冲销干预的财政成本和本国经济结构被动调节成本,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给的抵消效应。对韩国等15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冲销干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国家对国际股权资本流入尤其是对FDI流入实施冲销干预的比较少,对国际债券资本和国际银行贷款流入实施冲销干预的比较普遍。对国际资本流入实施冲销干预与否,直接取决于货币当局在不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权衡。当冲销干预成本超过其他货币政策目标收益时,就应该放弃冲销干预政策或降低冲销干预强度。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