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周延风黄光  
【摘要】: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目标。效用的大小不仅受到消费数量的影响,也要受到文化的影响。研究文化如何影响营销的一条可能和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析文化对效用的影响。本文从文化营销角度对现代经济学的效用含义进行新的界定,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将文化因素纳入效用模型,以及如何通过效用模型分析文化、效用、营销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这些分析对营销实践提供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文忠;杜建刚;;从众理论及其在营销领域研究发展述评[J];商业研究;2009年04期
2 刘泉宏;;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文化因素[J];江苏商论;2007年04期
3 王方华;;新时期 新挑战 新营销[J];市场营销导刊;2005年01期
4 翟淑超;程旭;;基于营销学视角的生活方式研究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王崇;李一军;;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的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井淼,周颖;基于TAM模型和感知风险的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7 孙肖丽;浅说“大型购物中心”——以北京大型购物中心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8 李天铎;用营销学的方法组织雇佣工作:以技术院校毕业生为例进行的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1期
9 吕萍;《现代市场营销学》辅导(续)[J];酿酒科技;1995年06期
10 梅清豪;新国际营销学思考题(之十二)参考答案[J];国际商务研究;1996年06期
11 王方华;;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J];市场营销导刊;2008年02期
12 库纳尔·巴苏;中国市场营销学界的崭新杰作——评郭国庆教授《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模型》一书[J];经济论坛;1995年08期
13 陈峻松;论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1998年01期
14 仆命镐;互联网的经济效果与对营销学的冲击[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6期
15 唐嘉庚;4CS实质上是4PS的目标[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年S1期
16 凌建勋,凌文辁,方俐洛;营销学的新发展——顾客关系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12期
17 谢伟强;西方营销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18 ;资源营销——营销学的全新发展方向(上)[J];招商周刊;2004年23期
19 ;忽然一月[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5年08期
20 安渔;;谁先抢占先机谁能生存,市场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访营销咨询专家程绍珊先生[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延风;黄光;;文化对营销作用机理的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金晓哲;柴彦威;;欧美消费者行为的地理学研究进展[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晏国祥;;透析“营销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晏国祥;方征;;论消费者行为研究范式的转向[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岩;;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勇强;马昌义;;事业关联营销的消费者行为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佳佳;;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8 王德;李光德;;上海市商业结构变化分析——基于四个居民小区的消费行为调查[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朱美艳;庄贵军;刘周平;;顾客抱怨行为研究的文献回顾[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晏国祥;;营销学理论流派回眸与展望[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卢政营;消费者隐性需求演化机理:理论诠释与实证检验[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3 叶乃沂;消费者感知风险及上网购物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枚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孙曙迎;我国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蒋侃;基于理性和体验的B2C多渠道消费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吴锦峰;店铺形象、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对零售商权益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丁海欣;市场动力学建模:基本市场空间内的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振文;基于让步提示的同步自动协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苏锋;动画产品国际贸易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宇;口碑营销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杨玲;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我国商业银行零售客户营销战略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3 陈晓洁;环境知觉型消费者行为与生态营销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4 赖泽栋;非理性购买决策与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妍;消费者对商店见异思迁行为之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雷雪冰;e龙旅行网搜索引擎营销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李可葳;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杨庆先;基于雅安市城镇家庭市场的畜禽产品消费者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严子炎;平价药店的价格策略评析[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杨建军;乳品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长勇;神经营销学:大脑“购买按钮”是否荒诞猜想[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艾伦·米切尔 译者 梁艳梅 梁鸥;神经营销学管用吗?[N];经理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肖志飞;品牌是市场竞争的终结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寨克;变可变 不变不可变[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志石;中国年轻富裕消费者市场面临机遇和挑战[N];国际商报;2008年
6 记者  崔璀;特价商品不能“概不退换” 谨防商家促销藏猫腻[N];丽水日报;2006年
7 记者 严钰 实习生 彭斐旎;企业收藏热衷拍场“淘金”[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王屿;从消费者身上寻找丢失的另一半广告费[N];南方周末;2006年
9 蔡雪敏;浅谈微观营销[N];汕头日报;2006年
10 任虹;中国消费者行为:多学科视角与案例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