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斌;王永详;;细胞Zn~(2+)荧光探针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4期 |
2 |
韩洁;李剑利;贺怀贞;武祥龙;史真;;新型荧光素类细胞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Cl的设计、合成及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10期 |
3 |
阮康成;荧光探针Bis-ANS和磷酸丙糖异构酶的相互作用[J];生物物理学报;1992年04期 |
4 |
朱顺清;李伟;;8-(2′-萘磺酰)-胺基喹啉锌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酵母细胞的染色[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5 |
;可高选择性检测活细胞内有机过氧化自由基的荧光探针[J];科学通报;2011年06期 |
6 |
彭健,肖中举,何建新,刘伊丽;Nicorandil对心肌细胞静息状态及缺氧后复氧时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
7 |
臧伟进,于晓江;应用三大最新生物技术研究心肌细胞的钙信号[J];心脏杂志;1998年04期 |
8 |
周京军,朱运龙,裴建明,高瞻,王跃民;阿片受体κ亚型在大鼠心肌细胞热应激反应中的作用[J];心脏杂志;2001年05期 |
9 |
牛淑冬;张英博;金香兰;;心肌细胞延迟后除极及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3年07期 |
10 |
王浩,刘义,刘超,齐志敏;KCl和Iso对培养乳鼠单个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影响的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11 |
宋志宙;杨思进;;心肌细胞凋亡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07年03期 |
12 |
朱理安;方宁远;高平进;金贤;汪海娅;;利用蛋白转导技术将α-烯醇化酶导入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9期 |
13 |
孙凤林;;关于心电生理活动的特性问题[J];广州医学院学报;1974年01期 |
14 |
宿燕岗,杨学义;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钠、钙、钾离子的改变[J];生理科学进展;1993年03期 |
15 |
汪建新,余步云;应用柯萨奇B_2病毒感染人胚心肌细胞观察地塞米松、黄芪的综合治疗作用(摘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年05期 |
16 |
迟路湘,杨宗城,黎鳌,吴泽志,龙勉;应用微管吸吮技术进行心肌细胞力学实验[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17 |
王守业,余华明,张祖德,刘清亮;荧光探针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1998年03期 |
18 |
包伟珂,柏树令,王军;升主动脉缩窄心衰游离心肌细胞骨架三椎构筑特点[J];解剖学杂志;1999年01期 |
19 |
陈吉球;心肌细胞分离术[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年05期 |
20 |
张晓军,屈学民,王斯刚,范云;应用胚胎干细胞研究心肌细胞发育过程的一种模型[J];心脏杂志;2001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