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理化条件对α-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正本试验研究温度、pH值、金属离子、不同糖体、胃肠道消化酶在体外对α-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温度因素设定10个水平,即20、35、40、50、55、60、65、70、75、80℃,以温度35℃的酶液反应作对照(100%)。pH值因素设定12个水平,即2.5、3.0、4.0、5.0、5.5、6.0、6.5、7.0、8.0、9.0、 10.0、10.5,以pH值4.0的酶液反应作对照。Ca2+的浓度梯度设定3个水平,即0.5、1、2、4mmol/L, 而Fe2+、Mn2+、Zn2+、Mg2+、Cu2+浓度梯度设定4个水平,即5、10、20、40μmol/L,以不加离子的酶液反应作对照。葡萄糖、蔗糖、D-果糖和D-半乳糖浓度梯度设4个水平,即10、20、40、80mmol/L, 以不加糖体的酶液反应作对照。胃蛋白酶浓度梯度设定4个水平,即12.5、25、50、100U/ml,胰蛋白酶浓度梯度设定4个水平,即1.25、2.5、5、10U/ml,以不加胃肠道消化酶的酶液反应作对照。试验结果显示:(1)20~35℃时α-半乳糖苷酶活性急剧上升,至35℃时酶活力最高:35~40℃时酶活迅速下降,减少60%左右,至40℃、50℃和55℃时,酶活分别下降到其最佳酶活的39.1%、21.7%和15.5%; 60℃以上时,酶活几乎全部失活。(2)pH值2.5和6.0时的相对酶活分别为53.6%和73.5%,而其他pH 值时都保持在80%以上;pH值4.0~5.5时保持最佳酶活,且pH值4.0时达到最高;pH值7.0~10.5 时相对酶活达80%~95%。(3)Ca2+增强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而Cu2+、Zn2+和Mg2+抑制α-半乳糖苷酶活性,其中Cu2+和Zn2+在浓度10μmol/L时表现为对酶活最大的抑制(P0.05);Mn2+除了在20μmol/L, 时保持原酶活不变,在其余3个浓度时都抑制该酶的酶活;5、10μmol/L的Fe2+对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有增强作用(P0.05),而在高浓度20、40μmol/L时则表现出对酶活的抑制作用(P0.05);(4)蔗糖和α-半乳糖在所有的浓度都表现出对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40mmol/L浓度下有显著效果(P0.05);10、80mmol/L的α-半乳糖对α-半乳糖苷酶活性有很强的促进作用(P0.05), 而20、40mmol/L的α-半乳糖所表现出的酶活促进作用很是微弱(P0.05);葡萄糖在低浓度时表现出对酶活有促进作用,10mmol/L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40、80mmol/L时它则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P0.05):除20mmol/L果糖对α-半乳糖苷酶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P0.05),其他浓度条件下没有明显效果。(5)除了12.5 U/mL的胃蛋白酶表现出略有抑制α-半乳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外 (P0.05),其余各浓度都明显促进其活性(P0.05);与胃蛋白酶的作用相反,胰蛋白在所有的浓度都表现出对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P0.05),剩余酶活都在50%~65%之间。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啤酒酵母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最适温度和pH值为35℃和4.0,Mg2+、Mn2+、Cu2+和Zn2+抑制酶活,Ca2+促进酶活,4种糖体共存时抑制酶活,胃蛋白酶促进酶活,而胰蛋白酶则抑制酶活。
|
|
|
|
1 |
王在贵;张宏福;张永跃;刘朝良;;体外模拟猪胃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稳定性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9年01期 |
2 |
吕慧卿,李日强,董良利,郝志萍,邵林生,曹昌林;一株秸秆分解菌的分离及酶活力测定[J];山西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3 |
曾莹;杨明;;黑曲霉An54-3产饲用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2期 |
4 |
高玲;刘美玲;孙晓红;杨德翠;刘春英;王清吉;;抽提条件对酶制剂中β-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12期 |
5 |
王实玉;陈雄;王永泽;王志;李冬生;;拟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系的研究[J];中国饲料;2008年23期 |
6 |
杨学山;杨孝朴;付文力;;糖类对羊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年07期 |
7 |
郑祥建,韩正康;β-葡聚糖酶活力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饲料;1998年01期 |
8 |
赵德英,张景宏;复合酶制剂中蛋白酶活力测定[J];中国饲料;1993年10期 |
9 |
梁运祥,吴建恩,魏翠花;饲用复合酶热稳定性试验分析[J];饲料工业;1998年08期 |
10 |
张晋陆,朱国洪;大麦根磷脂酶提取条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1 |
梁运祥,吴建恩,魏翠花;饲用复合酶热稳定性试验分析[J];饲料研究;1998年05期 |
12 |
;饲用复合酶活力的检测方法[J];饲料广角;2002年16期 |
13 |
曹盛丰;杨丽娥;;高硒高铁日粮对产蛋母鸡血浆和肝匀浆代谢酶活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
14 |
王林;李庆国;王振勇;王延明;王鹏;;奶牛酒精阳性乳中锌代谢水平与相关酶活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13期 |
15 |
桂亮;时祥柱;林娟;汪少芸;叶秀云;饶平凡;;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植酸酶对小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福建轻纺;2006年11期 |
16 |
L·H·Wheatley;李旺泽;;季节和管理对缺硒区羊体内硒状态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1990年02期 |
17 |
王义甫,何艳玲,孔令娜,高君丽;关于饲用复合酶测定方法的探讨[J];饲料博览;2004年03期 |
18 |
王前光;贺建华;刘朝干;李俊波;;体外酶解法评定酶制剂的应用研究[J];饲料研究;2006年04期 |
19 |
高春;孟建宇;冯福应;;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酶活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年04期 |
20 |
王春林;陆文清;;饲用α-半乳糖苷酶稳定性及酶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饲料;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