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波形基音同步叠加拼接技术合成汉语的研究
【摘要】:波形基音同步叠加技术提供了—种在时城改变语音波形的基频和时长的方法,从而使在用波形拼接法合成汉语时,进行语义词一级和句子级的韵律调节成为可能。以基音同步叠加技术为基础,以汉语单音节为合成单元,有一个较完整的韵律规则库的汉语文语转换系统, 可合成出高清晰度和高自然度的汉语语音。
|
|
|
|
1 |
罗元;李嘉穗;徐秉铮;;汉语语音“通—断”模型的统计分析[J];电信科学;1987年07期 |
2 |
张宜;汉语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3 |
;“天音”汉语语音合成技术[J];电子商务;1999年09期 |
4 |
王兵,何世红;PC机扬声器发出汉语语音的方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4年02期 |
5 |
胡修林,张蕴玉;汉语语音剪裁效应初探[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6 |
谌卫军,李建民,林福宗,张钹;汉语文语转换系统(TTS)[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09期 |
7 |
陈静;汉语语音LSP分析参数特性及其编码压缩方案[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8 |
吴耀中,秦晓东;一个基于正弦模型的音乐合成系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9 |
李明文;;新闻标题的节奏美[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0 |
陈静;冯驰;;引用LSP分析参数的频谱感度客观评价语音音质[J];电子器件;1997年01期 |
11 |
汤锦基;李进良;;一种新型的Syncompex/TASI系统[J];电信科学;1987年11期 |
12 |
王松林;;用语音动态谱特征实现连续汉语语音按音节的自动分割[J];电声技术;1990年06期 |
13 |
陈静,和应民;汉语语音LSP参数频谱敏感度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6年04期 |
14 |
陈国,胡修林,张蕴玉,朱耀庭;基于短时分形维数的汉语语音自动分段技术研究[J];通信学报;2000年10期 |
15 |
谢斌;;R&S公司SU-200电视发射机激励器的使用体会[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6年02期 |
16 |
王贺;冯谱;;一种汉语语音网络搜索方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7 |
赵珀璋;汉语语音信息处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J];电子学报;1989年03期 |
18 |
罗向阳,张遐龄;采用变速语音编码的CSMA/CD局域网语音/数据综合传输研究[J];电信科学;1992年04期 |
19 |
田华,刘丽英;乘客电梯汉语语音自动播放系统的设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
20 |
徐士林
,钱根生;一个提取汉语语音特征的微机系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