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儒家文化与山东文化产业发展

张进  
【摘要】:正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至今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海内外影响巨大。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我们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文化的嫁接和传承,强化儒家文化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增强山东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让儒家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延续和发展,成为我省新时期发展中的产业亮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永占;;中华民族精神的儒文化渊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盛杨;;文化传承——儒家文化自觉的核心价值[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龚永标;;儒家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王芳;;新加坡对儒家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倡导[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马亮宽;;对文化讨论的几点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7 吴可;儒家文化与现代化[J];理论前沿;1996年S1期
8 廖艺萍;儒家文化现代价值的新审视──新加坡现代化历程启示录[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9年03期
9 罗尧;;从人学视野审视儒家文化 评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J];博览群书;2001年05期
10 张星久;;从民主政治的“深层结构”看儒家文化的现代境遇[J];学习与实践;2006年06期
11 麻亚萍;;儒家文化的现代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12 杜冰;;试析儒家文化对韩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3 傅佩荣;;儒家文化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根[J];传承;2008年09期
14 孔庆林;齐崇峰;;儒家文化照亮财富创造之路[J];财富智慧;2008年Z3期
15 邹蓓;;浅析儒家文化与现代商业经营[J];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
16 刘森;;金融危机形势下弘扬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04期
17 杜冰;;试析儒家文化对日韩经济增长的影响[J];理论界;2009年08期
18 侯文广;;从边缘到主流:新加坡儒家文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9 谭家健;;传统文化在狮城[J];文化月刊;1997年12期
20 段铮;全面把握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实质含义[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儒家文化与山东文化产业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邓伟志;;序二[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任慧;;儒家文化与中国文化战略[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高薇;;德配天地 道贯古今——由晋商精神看儒家文化的当代管理价值[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上海文庙[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汤恩佳;;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广西民族学院五周年庆典暨孔圣大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德新;;论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借鉴价值[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陈启生;;世界各地“近距连结”的全球化冲击——传统文化的恢复与生存[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9 曲春妮;;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10 周桂钿;;论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李晓燕;战略文化与主导文化的一致性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3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4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旭;论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文化因素[D];吉林大学;2008年
2 陈曦;孔子文化节与儒家文化传播[D];山东大学;2010年
3 付裕;原始儒家和谐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现代借鉴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惠;社会转型视域中儒家文化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大学;2007年
5 孙海峰;儒家文化普及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子赛;我国文化资本的发展与现时代文化矛盾[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婧;儒家文化对韩国国民素质的积极影响及启示[D];吉林大学;2009年
8 楚天舒;儒家文化传播与和谐文化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菲;中国人和巴基斯坦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现状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10 冯燕容;由“韩国文化热”引出的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日成 石忠明;方尔加教授坐客省城讲儒学[N];山西日报;2008年
2 记者 赵厚峰通讯员 韩利锋;儒家文化为“齐鲁行”添新内涵[N];济宁日报;2008年
3 日报记者 胡康怡;聆听那遥远的回音[N];柳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刘卫国;海内外学者澳门研讨儒家文化[N];人民日报;2006年
5 记者 郑来珍;穿越历史时空细品汉风古韵[N];闽南日报;2009年
6 王健;“孔府家”不断提升文化层次[N];济宁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梅柏青;谢谦:三纲过时 五常犹在[N];成都日报;2010年
8 陆玉林;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涂可国;儒家文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王杰;文化热中的新内容[N];学习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