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叶大兵;;祝贺与期望[J];民俗研究;1985年01期 |
2 |
韩雷;;暧昧的传统节日保护[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
3 |
刘开;;传统节日文化特征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
4 |
;《民俗研究》2010年全年目录[J];民俗研究;2011年01期 |
5 |
李平;;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之我见[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6 |
陶立璠;;祝《民俗研究》越上新的高峰[J];民俗研究;1990年04期 |
7 |
陈华文;陈映婕;王巨山;王逍;宣炳善;钟红清;;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节日文化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以浙江新调查个案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
8 |
赵凤玲;;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03期 |
9 |
王奇;王雨昕;;从两岸四地的节日看保护传统节日的迫切性[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0 |
邓丽;;叶涛: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考虑[J];新世纪周刊;2007年01期 |
11 |
秦永洲;;让节假日留住文化的根[J];博览群书;2007年12期 |
12 |
韩云洁;;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与羌区幼儿教育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13 |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J];民俗研究;2008年03期 |
14 |
;编辑人语[J];民俗研究;2009年01期 |
15 |
李凡;王丕琢;;山东大学举办《民俗研究》创刊25周年纪念活动[J];民俗研究;2011年01期 |
16 |
李惠芳;民俗研究与作家创作[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年03期 |
17 |
安德明;;朝向民俗学的新视角[J];民俗研究;2010年02期 |
18 |
陈国强;建设中国民俗学之建议[J];东南学术;1989年02期 |
19 |
谢国先;;《民俗解析》误译举例[J];民俗研究;2008年02期 |
20 |
仲富兰;;民俗文化学呼唤着理论思维——祝贺《民俗研究》创利五周年[J];民俗研究;1990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