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毕玉珍  
【摘要】: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个全新的实践课题。本文从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低碳经济的产业选择和错位发展的建设方式等三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宇遐;刘永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伦理责任建设[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韩利学;;在深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中举全力突破县域经济[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年06期
3 魏传兵;;打造绿色高效生态园区[J];中国有色金属;2011年18期
4 何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审计支持[J];中国审计;2010年21期
5 吉天;;思发愤而有为 振长策以远举——李殿魁《黄河三角洲开发:中国重大的科技经济课题》论评[J];黄河学刊;1997年02期
6 本刊通讯员;;山东: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J];中国财政;2011年08期
7 苏保乾;;黄河三角洲:引智旌旗招展如画[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38期
8 陈军;熊玉根;谭际珲;;地税部门进一步服务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1年08期
9 张娜;;黄三角的“国家战略”之路[J];科技与企业;2010年03期
10 杨林峰;肖燕辉;;主动对接融入 实现跨越发展——浅谈江西省樟树市如何进一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老区建设;2011年11期
11 崔世海;;加快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访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石军[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1期
12 李梦璐;;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展望[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3 邹志梅;;高效生态经济—黄河三角洲之可持续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14 范海霞;;试述制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因素及策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15 李志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战略[J];低碳世界;2011年01期
16 李鹏;;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17 汪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18 王春晖;;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途径分析——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视角[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7期
19 ;在改革开放中前进的胜利油田[J];科技与企业;1995年04期
20 田家怡;赵怀浩;;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思路与措施[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玉珍;;低碳先行 错位发展——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2 孙效功;;黄河三角洲的冲淤演变规律[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3 李来胜;;黄河三角洲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A];200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陶小马;;发展循环经济,建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开发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马金生;贾志云;侯庆亭;;黄河三角洲的水鸟资源[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宗美娟;王仁卿;;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植物群落与数字植被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刘高焕;;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时空分析[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8 李希宁;孟祥文;李士国;孙丽娟;;黄河三角州生态修复实践及建议[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9 张建锋;周金星;张旭东;;黄河三角洲植被资源及其特征分析[A];“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田家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瓶颈问题与突破方向[A];辽宁省气象局、丹东市气象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1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黄河三角洲土地盐渍化格局的遥感监测及盐渍化过程的空间分析与评价[D];复旦大学;2011年
2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3 吴大千;黄河三角洲植被的空间格局、动态监测与模拟[D];山东大学;2010年
4 安乐生;黄河三角洲地下水水盐特征及其生态效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蔡为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灏;渤海近代沉积物的古地磁与古环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1994年
7 梁丙臣;海岸、河口区波—流联合作用下三维悬沙数值模拟及其在黄河三角洲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余悦;黄河三角洲原生演替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仲礼;黄河三角洲柽柳(Tamarix chinensis)有性生殖过程及其适应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王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药用耐盐植物蒙古鸦葱和柽柳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西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东波;黄河三角洲刁口叶瓣海岸的侵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徐永臣;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工程性质控制因素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马利柱;粉沙质海岸泥沙定向运移控制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赵光磊;黄河水沙变化和三角洲岸滩侵蚀态势[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刘媛媛;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物非均匀固结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赵保江;黄河三角洲城市湿地景观的分析和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彬;基于CVM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10 李祥;黄河三角洲自然更新模式的保护绩效评估及规划预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燕永清;以东营为重点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N];东营日报;2009年
2 记者 蔡文龙;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N];东营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王祥峰 记者 魏东;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N];科技日报;2009年
4 尹祥国;山东河务局积极参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N];黄河报;2009年
5 蔡磊 梁宝海;共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N];中国质量报;2010年
6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 局长 黄梅芳;整合水务资源 提升工程规划 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N];东营日报;2010年
7 华为 王一焱;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视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N];联合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葛铸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导工程[N];东营日报;2009年
9 记者 蔡文龙;牢记神圣使命 勇担历史重任 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N];东营日报;2010年
10 张光义 张智勇 张淑滨 山东河务局;黄河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N];黄河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