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心甘薯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紫心甘薯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力反应体系,检测紫心甘薯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VC)进行比较;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并比较给药组(多糖组)与模型组的肝脏和胰腺组织内的丙二醛(MN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总抗氧化(T-AOC)活性。结果体外实验表明随着多糖浓度增加,紫心甘薯多糖的还原力、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有所增加;当多糖浓度达到250μg/ml时,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2.2%和60.2%,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VC,对DPPH·的清除率接近VC水平;按紫心甘薯多糖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0、200和400 mg/kg·bw)灌胃,结果表明大鼠肝脏和胰腺组织内的MDA含量都有明显降低,GSH和T-AOC活性都有明显升高;肝脏切片结果显示中剂量多糖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所致的肝脏细胞损伤。结论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对紫心甘薯多糖功效研究和保健产品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
|
|
1 |
赵伟,颜宏,梁忠岩;肉苁蓉多糖SPA结构的GC-MS及~(13)C-NMR分析[J];分子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
2 |
范俊安,王继生,张艳,任凌燕,邱宗荫,夏永鹏;铁皮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的形态组织学和多糖含量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21期 |
3 |
刘春泉;宋江峰;李大婧;金邦荃;;北冬虫夏草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7年01期 |
4 |
林增祥;李春阳;王倩;黄和;张红漫;曾宪贤;;阿魏菇低糖功能饮料制做工艺研究[J];食用菌;2007年05期 |
5 |
杨楠;徐正进;周永力;;改良TRIZOL法提取真菌RNA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
6 |
姜华;纪春暖;陈健;蔡德华;;真姬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J];食品科技;2008年12期 |
7 |
李丽立;张彬;朱南山;印遇龙;彭慧珍;邱细敏;唐志如;;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4期 |
8 |
吴胡琦;罗建平;;霍山石斛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1期 |
9 |
穆立蔷;刘立平;马大龙;;紫椴花多糖的超声提取最佳条件和含量测定(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0年01期 |
10 |
谢文佳;黄小玲;;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与研究进展[J];食用菌;2010年05期 |
11 |
王栩;王伟;;毛木耳多糖的研究进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2 |
盛荣华;陈靠山;;多糖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1期 |
13 |
姚强;高兴喜;宫志远;任鹏飞;仇可新;刘岩;;部分稀土元素对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液体发酵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年05期 |
14 |
于洪飞;尹香菊;;山药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
15 |
贾卫梅;何国襄;刘晶;;毛木耳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成分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1年02期 |
16 |
曾凡亚,张义正;从多糖丰富的样品中制备食用真菌DNA[J];食用菌学报;1996年03期 |
17 |
武金霞,张贺迎,杨睿,乔淑华;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单糖组成[J];中国食用菌;2003年01期 |
18 |
;福建从龙眼荔枝中提取多糖获成功[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3年07期 |
19 |
丁莉,武芸;五鹤续断不同生长期部分有效成分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20 |
曾柏全,甘霖,熊兴耀,邓秀新,罗正荣,陈建华;冰糖脐橙DNA提取研究[J];广西园艺;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