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斌王荣杰魏世俊  
【摘要】:纯梁采油厂稠油油藏主要是指高青油田,包括金东、G424、G43、G41、G42、G423、G62、G10块等8个区块,含油面积5.91km2,地质储量1160万吨(不包括G423块).截至6月30日,开井47口,注汽井20口,日油水平204.9吨,油藏油层埋藏深度在870—2750米,渗透率在19.6-1740×10-3μm2,地面原油粘度在24.6-3929 mPa.S。采油厂2006年4月开始对稠油油藏进行注汽开发,08年新开发单元G43、G423块.目前采出程度不到10%(G41块采储程度最高8.89%)采油速度不到1%(G41采油速度0.18%),具有很大热采开发潜力。本论文主要针对纯梁采油厂稠油油藏特点,结合胜利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筛选标准,分析认为采油厂稠油区块适合热采开发,在实施过程中,借鉴了其它采油厂经验,采取了巷道水平井完井技术、稠油井防砂工艺、注汽参数设计技术、油层处理辅助技术、井筒举升工艺技术、稠油冷采技术等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经实践摸索了一套适合我厂目前稠油热采配套技术,总结了采油厂稠油热采中的几点认识,运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此为其它稠油油藏开发提供指导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断块油气田》稠油增刊组稿通知[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2 闫斐;刘卫芝;闫森;张勇;张金岗;;孤气9封闭性断块蒸汽驱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3 ;《断块油气田》稠油增刊组稿通知[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4 廖特权;;大庆西部稠油开采适用的防砂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0期
5 许涛;李星;徐红梅;;蒸汽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6 刘鹏;;热采井加热半径及产能确定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7期
7 周雅萍;赵庆辉;刘宝良;郭丽娜;潘攀;滕倩;;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5期
8 丁一萍;李江龙;刘传喜;刘芳;阚新东;祖振昆;;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9 赵启刚;;草27单元稠油油藏过程精细管理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7期
10 刘薇薇;刘永建;王明学;;大庆西部稠油水平井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11 王永慧;檀朝东;田旭庆;张雪松;薛兴艳;;潜油电泵系统发热对稠油粘度的影响[J];石油矿场机械;2011年08期
12 张超;;应用水平井技术提高欢623块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3期
13 王保军;韩卫军;孟宪娟;贾文超;;稠油油藏开采配套工艺技术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14 李守朝;胡罡;;低效水驱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热采可行性论证——以林东馆三段出砂强敏感稠油油藏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5 郑昕;崔艳红;赵鑫;李燕红;张勇;;孤岛河道砂稠油油藏水淹层顶部水平井挖潜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16 潘一;肖立志;;稠油出砂冷采数学模型研究[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17 康晏;;东营洼陷北部盆缘超剥带坨154块稠油油藏储层评价[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8 梁涛;李刚;许璐;汪萍;;宾汉型稠油水平井产能模型探讨[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19 刘辉;李黔;尹虎;钟守明;黄建智;;新疆油田浅层稠油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下入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11年04期
20 朱国梁;;深层稠油油藏水锥机理及HDCS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斌;王荣杰;魏世俊;;采油厂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A];胜利南区稠油开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稠油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软件开发[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罗艳艳;程林松;丁祖鹏;;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井筒离散模型[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侯俊胜;;辽河油区锦99块(兴)稠油油藏测井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及应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允琇;;油藏地质研究管理系统[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史;文刘军;张学翠;;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A];胜利南区稠油开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曹光胜;杨靖;;厚层块状吞吐热采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韩勇;蒲春生;贾振旺;;感应加热注化学剂采油数学模型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王晓娥;黄远;;稠油井化学降黏工艺优化决策数学模拟[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张玎;钟兴水;陈学义;张胜文;;稠油油藏储层动态测井评价方法[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生健;齐40块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汪绪刚;苏丹6区稠油油藏有限携砂冷采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霍进;水驱后转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精细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刘春天;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5 何冠军;疏松砂岩常规稠油油藏适度出砂提高产能基础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王红涛;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李金发;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李春玉;厄瓜多尔ST区块油藏地质与开发特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秦国伟;非均质稠油油藏复合调驱技术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栾海波;松辽盆地永平油田油藏开发地质与开发部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烈亭;锦45区块Ⅱ类稠油油藏蒸汽驱试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许万坤;陈庄稠油油藏转蒸汽驱开采方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邵帅;齐40块稠油蒸汽驱防砂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张金芝;提高稠油油藏注汽效率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5 刘涛;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6 马成;稠油油藏顶注底采双管吞吐数值模拟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7 陈光辉;林东馆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朱大伟;提高高3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梁双庆;厚层块状稠油油藏重力水驱效果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陈雷;黑帝庙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可行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士振通讯员 曲波;王庄敏感性稠油油藏实现工业化开采[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通讯员许忠 张立东 田爱玲;对应油井日增油7.55吨[N];哈密报(汉);2009年
3 记者 郑干臣 通讯员 尤军伟;用新技术叩开稠油油藏大门[N];中国石化报;2000年
4 张慧 张媛 丁亚洲;工艺套餐增稠油百万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王金法;荀旭;敏感性稠油油藏不再沉睡[N];中国石化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刘军;三维视角看“转换”[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记者 刘军;辽河油田二类稠油蒸汽驱技术获多项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赵琦;注汽管壁震动 监测装置报警[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王国章;胜利孤岛厂稠油开发稳步推进[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彭必胜 记者 宋鹏;新疆重油公司汽窜井治理取得明显成效[N];中国石油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