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沙土孔隙内水分分布实验研究

于明志  彭晓峰  方肇洪  
【摘要】:本文通过CCD结合显微镜实验观察研究了高含湿率和低含湿率时沙土孔隙内水分分布形态。通过研究分析认为,除了传统上认为沙土中水分有吸附水、结合水和容积水等形态之外,相对粗糙的骨架表面还存在表面毛细水。低含湿率时,孔隙内水分形态有吸附水、结合水、表面毛细水和液桥(容积水);高含湿率时,孔隙中的水分并不是按孔隙均匀分布,而是出现大团水体中夹杂气团。对于气团中的孔隙,水分形态仍然有吸附水、结合水、表面毛细水和液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长毅,程克明;煤成油排驱主要制约因素[J];科学通报;1997年16期
2 张慧;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J];煤炭学报;2001年01期
3 李君文,陈洪德,魏钦廉;准噶尔盆地玛湖坳陷侏罗系储层[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2期
4 袁静;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上侏罗统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2期
5 彭石林,尉中良,管志宁;顺磁物质对岩石核磁弛豫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石油物探;2002年03期
6 文玲;靖安油田延长组低孔低渗储层的扫描电镜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04期
7 童宏树,胡宝林;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低温氮吸附孔隙分形特征研究[J];煤炭技术;2004年07期
8 单秀琴;沁水盆地煤层储集性能[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年04期
9 钟玲文,张慧,员争荣,雷崇利;煤的比表面积 孔体积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3期
10 王英华,张秀莲,张万中,潘荣胜;泥晶碳酸盐岩的超微结构分析及其成岩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11 钟锴,徐鸣洁,王宏,王勇,邹新宁;岩样中孔隙、裂缝声波特征的实验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2期
12 周海民,马乾;南堡凹陷北堡地区火成岩储层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年01期
13 朱平,黄思静,李德敏,刘援朝;粘土矿物绿泥石对碎屑储集岩孔隙的保护[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4 李传亮;储层岩石连续性特征尺度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4年01期
15 魏家有;高书存;兰孝龙;;土微观结构的研究综述[J];林业科技情报;2010年03期
16 张春生,夏长滩,程启贵,张荣彬,马超亚,李建雄;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矿物岩石;2001年01期
17 操应长,姜在兴;渤海湾盆地埕岛东斜坡地区东三段油气成岩成藏模式[J];矿物岩石;2002年02期
18 胡宝林,车遥,杨起,刘大锰,黄文辉;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低温氮等温吸附特征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2期
19 曹跃,邵贵增,门吉华,苗宏伟,邢伟国;松辽盆地南部火成岩分布预测及成藏条件浅析[J];特种油气藏;2003年01期
20 宋晶;王清;陈慧娥;孙铁;张中琼;张鹏;;高粘性高盐量吹填土固结过程孔隙分维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明志;彭晓峰;方肇洪;;沙土孔隙内水分分布实验研究[A];山东制冷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2 高文阳;张言;崔志文;王克协;;浸液流体饱和孔隙柱腔中的震电耦合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林生;张占海;;分数维在砂岩力学性质研究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4 侯飞龙;左胜华;;神府东胜矿区煤中水分赋存状态及脱水试验[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张梅英;赵宪;;中国某海湾海洋沉积土的微结构特征[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6 廖广志;肖立志;;孔隙尺度侵入模型的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特征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闫国亮;孙建孟;;不同尺度下渗透率模型研究进展[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姜红霞;吴亚生;;重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新认识[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C];2008年
9 罗晓容;喻建;张发强;张刘平;侯平;杨飏;陈瑞银;陈占坤;周波;;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10 张勇;潘别桐;李华晔;;葛洲坝砂岩力学性质结构和结构参数特征[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忠玉;冀中坳陷蠡县斜坡北段沙河街组储层分布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津海;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气藏形成条件综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荚颖;辽西风积土特性及冻融后结构性演变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2 董万平;镇泾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及产能影响因素探讨[D];西北大学;2010年
3 肖克;新疆—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注采动态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4 潘昊;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5 刘思宇;内蒙古扎赉特地区中二叠统神山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黄盛华;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主干断裂特征与石油地质条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凌达;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祝新政;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宋力;葡萄花油田葡Ⅰ油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周丹;甘谷驿油田空气泡沫驱油适应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晨澜;“窥视”地下的“窗口”[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江其勤 郑伦举 马中良;让模拟实验更接近实际[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丁蔚文;让“地下档案”活起来[N];新华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裴敬秀;铁北101—X1井飞仙关组八个解释储层获试油验证[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晨澜;探寻油气的踪迹[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武永清;关井压采取得巨大环境效益[N];太原日报;2009年
7 顾婉莹;英国高度关注地下水问题[N];中国水利报;2010年
8 杨琳;黄骅七千年前古贝壳堤探秘[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王孝祥;川东北高效勘探有“精准武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