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彧崔亚洲宗美娟韩金祥  
【摘要】:正当前用于临床早期诊断的胰腺癌标志物缺乏灵敏度和特异性,唯一广泛应用的标志物是CA19-9,但其也能在其他恶性肿瘤中表达,而且在急性和慢性胰腺炎、肝炎等情况下也能导致CA19-9水平的升高,因此迫切需要灵敏度和特异性更好的标志物用于胰腺癌诊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栾力;程玉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宫颈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7期
2 刘晓梅;;肿瘤标志物有八类[J];大家健康;2010年12期
3 梁雪;聂桓;李钰;;胰腺癌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1年04期
4 严广斌;;蛋白质组学[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5 颜芹;齐元富;;端粒酶与肿瘤[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4期
6 张莉;;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7 时瑛;黄艳春;;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学;2011年06期
8 郁玲;;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检测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9 马鹏;余开焕;任俊;宋湧;汪逵;;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炎研究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1年16期
10 齐连芬;李川洁;胡元会;;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11 施华;;四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4期
12 吴爱祝;梁茱;王海枫;;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CA242、CA125、CEA检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7期
13 郁夏风;刘锦纷;;蛋白质组学与先天性心脏病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14 李亚东;张赛;;脑脊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脑创伤研究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5 王瑾;;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实用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16 李一石;;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指导疾病诊断和临床用药[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3期
17 张炜;徐学新;;液基细胞学联合肿瘤免疫志物检测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1年04期
18 陈亚楠;王士祺;斯晓明;刘文超;;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评价[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7期
19 刘怡伶;赵应斌;丁燕玲;刘纲毅;;肺癌患者80例6项肿瘤标志物检查[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20 吴庆超;田志远;崔红学;;ECT联合血清CEA、CA153检测对于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海;;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筛查及研究中应用[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2 卢朝辉;陈杰;;蛋白质组学与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靳胜;张曼;;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新的肿瘤标志物[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彧;崔亚洲;宗美娟;韩金祥;;胰腺癌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春海;;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筛查及研究中应用[A];第一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研讨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宁力;赵玉沛;潘博;廖泉;张太平;陈革;王维斌;杨盈赤;;免疫蛋白质组学筛查胰腺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许沈华;;蛋白指纹技术寻找肿瘤标志物[A];浙江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文政;;BPH1与LNCaP细胞培养上清液差异蛋白组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春海;;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筛查及研究中应用[A];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药物分子靶点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10 李春海;;生物质谱技术在肿瘤标志筛查及研究中应用[A];第三届“分子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全国肿瘤分子标志的研究与方法学进展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从斌;人类十二指肠液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姚洪文;新的卵巢上皮性癌蛋白标志物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小丽;重型肝炎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刘军莲;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5 张波;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激活及其蛋白质组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6 缪勇;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丁力;喜树碱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冯钜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卢玲;脑和冠状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差异及decor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伟;SELDI筛选的肺腺癌血清标志蛋白和传统肿瘤标志物的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斌强;多维色谱—质谱对人血清蛋白组研究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3 温树伟;蛋白飞行质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陈翎;卵巢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赵桂梅;胃癌及肝癌病人外周血人斯钙素-1mRNA表达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徐晓卿;胃肠道肿瘤标志物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陈莉;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8 刘兴君;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李福明;肿瘤标志物在晚期NSCLC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税莉莉;肺癌患者血清胸苷磷酸化酶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博士 文宇;肿瘤标志物知多少[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齐军;肿瘤标志物[N];科技日报;2002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 刘佳;肿瘤标志物高未必是癌症[N];家庭医生报;2008年
4 刘森;肿瘤标志物高≠患肿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赵明;如何看肿瘤标志物结果[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6 李江;第六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召开[N];医药经济报;2009年
7 郝成涛;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势头强劲[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记者 王庭君;600多名蛋白质组学专家来泰研讨[N];泰州日报;2009年
9 吴志军 郝成涛;我科学家荣获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科技日报;2009年
10 郝成涛;贺福初荣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