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林承焰高建杨斌王贺林王建富  
【摘要】:针对滩海地区油藏评价特点,提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原则,采用一体化数据平台下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建立精细构造模型,以沉积地质背景和规律为指导, 应用Stratimagic波形分类、地震属性的聚类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地震微相分析,研究砂体沉积微相分布,继而采用相控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在地质规律约束下,综合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建立了储层模型,最终建立客观的油藏地质模型,进而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研究,并且结合动态资料分析,利用多种地质评价方法进行油藏定量综合评价,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滩海地区油藏评价方法,在大港关家堡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江万哲;田鑫;章成广;;固井二界面定量评价新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2期
2 顿宗萍;王新海;黄波;;基于库车山前构造带地应力的定量评价新方法研究[J];内江科技;2006年08期
3 周廷全;胡建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楚雄盆地油气地质异常评价[J];高校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4 张国清;;滩海地区油井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初探[J];价值工程;2010年04期
5 谭成仟,吴少波,宋子齐;神经网络在辽河滩海地区油气储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赵政璋,杜金虎,牛嘉玉,冯有良,方杰;渤海湾盆地“中石油”探区勘探形势与前景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5年03期
7 谢佳;王新海;;八面河油田储层损害试井定量评价[J];油气井测试;2006年03期
8 王志云;肖勇;贾伟玲;陈浩玺;;汽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简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年07期
9 傅国友;宋岩;赵孟军;秦胜飞;达江;;烃源岩对大中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1期
10 聂飞朋;孙宝全;李治军;陈伟;黄辉才;;大港油田滩海地区电泵井井下安全控制系统研制[J];石油矿场机械;2011年01期
11 崔维春;;滩海地区稠油开发优化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07期
12 王伟华;刘呈冰;于恒;关辉;;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在孔洞型储层定量评价中的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1999年06期
13 刘秀航;王志军;张先进;梁秋丽;;单砂体注采系统完善程度定量评价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5期
14 李健;;利用劳伦兹系数定量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2期
15 姜素华;陈敬义;姜雨;李涛;;地震道的分形维计算及在滩海地区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6 张旭;颜其彬;李祖兵;;陆相碎屑岩储层定量评价的新方法——以河南某油田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1期
17 王友净;林承焰;董春梅;王贺林;张宪国;;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与储层预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4期
18 谭秀成;丁熊;陈景山;周彦;唐青松;;层次分析法在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9 王向公;王轩然;蒋龙生;胥博文;;利用测录井资料定量评价油水层方法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0 王立群;;吉林油田未上市业务经济运行质量定量评价[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承焰;高建;杨斌;王贺林;王建富;;滩海地区油藏评价方法及应用实例[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2 王文辉;李凯双;韩学东;周业枝;;滩海石油工程建设的建议与思考[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延杰;王兆峰;;巨厚砂泥互层储集体沉积模式及相控建模[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肖立志;;核磁共振在地层流体识别和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马向东;许海萍;马俊芳;;沙埝油田沙19块阜三段储层相控测井解释与评价[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董胜;徐海博;;滩海地区风暴增水的季节变化对极端高水位确定的影响[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玉阳;王军;肖峰;于长江;;渤海湾滩海导管架式固定平台海上施工工艺浅析[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魏斌;卢毓周;张友生;杨慧珠;;低阻油层流体类型识别[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龚雪峰;;桩西疏松砂岩综合防砂配套技术及改进[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三集)[C];2008年
10 龚雪峰;;桩西疏松砂岩综合防砂配套技术及改进[A];第四届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友净;滩海地区油藏评价与水平井地质参数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梁春秀;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形成机理与定量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冯磊;辽河滩海西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刘士忠;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王红才;三维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及其在辽河油田滩海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刘金华;油气储层裂缝形成、分布及有效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闫伟鹏;济阳坳陷滩海地区新近系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研究与有利成藏区带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陈利琼;在役油气长输管线定量风险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张志杰;方案实施阶段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李玉梅;朝阳沟油田朝5北井区裂缝性储层建模与剩余油定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金;北塘滩海地区重点构造带石油地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姜福杰;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体系定量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3 张宪国;大港滩海地区地震油藏地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王京龙;石化企业投保资产风险评估方法及分类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伍松柏;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张国栋;南堡滩海地区浅层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程慧;基于地震资料的地质建模及效果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黄双泉;辽河油田滩海地区馆陶组沉积特征[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周明晖;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动态实时跟踪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王明;杏四~六面积主力层聚合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瞿剑;继大庆油田之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N];科技日报;2007年
2 尹永华胡艳玲;奏响和谐乐章[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宋蕾;“令总理兴奋的不仅仅是10.2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刘国安;大港海工技术促进滩海油气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通讯员 梁开国;提高油气层界定准确率[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齐中熙;我国发现储量规模10万吨大油田[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记者 张贵志;大位移钻采技术支撑滩海勘探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记者 魏志强通讯员 赵良春;高新技术助力大港滩海勘探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尚开红 王军伍 田林;探访冀东“小大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齐中熙;渤海湾发现储量10亿吨大油田[N];宁波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