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对“文科大学物理”教学的不断探索

于磊  王金良  张时声  
【摘要】:正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物理学因其阐述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原理,是与人类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科学,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接受素质教育的极好素材. 由于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的是社会事务和文化活动的组织及管理工作,他(她)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一个部门甚至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因而对文科专业大学生开设“大学物理”的素质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近年来,国内各综合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特点及学科设置情况开设了“文科大学物理”,我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三慧;暢谈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J];现代物理知识;1994年S1期
2 王诚杲;裘维裕先生与他的《大学物理纲要》[J];物理;1996年05期
3 孙玉瑛,吕冰,王莉,邢金奎;正确处理大学物理教材建设中的若干关系[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4 苏亚凤;大学物理教学如何面向素质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5 蔡建乐,姚凌江,郑采星,陈小林;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创新优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6 那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S1期
7 孙越胜,陈蕾蕾,黄涛,王瑜,王勇;加强青年教员培养推动大学物理课程建设[J];江西科学;2005年04期
8 汪文明,余兰山,郭军;中美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赖莉飞;;关于《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与积件库建设的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黠;胡燕飞;;大学物理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1 杨红;陈五立;黄生训;;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主体性教育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2 武鲁森;田友伟;;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7期
13 王正岭;许伯强;吴长龙;;国际化背景下工科《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开展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4 陈小凤,吴鲤莉,王振东;从“示波器使用”实验谈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整合[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5 张晓宏,李琦,尹增谦;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意义及实践[J];现代物理知识;2002年04期
16 丁瑞钦,杨恢东;以电子教案为主体的大学物理学习系统的“匹配”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3期
17 杨丽娟,胡再国,黄建群,邹旭敏;大学物理中的不确定度表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18 滕维中;;工科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点滴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9 李科敏;;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微[J];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0 邱万英;陈爱喜;余萍;;大学物理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磊;王金良;张时声;;对“文科大学物理”教学的不断探索[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志环;姜东光;余虹;;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开拓思维的新天地[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霍炳海;袁兵;吴萍;贾洛武;;优化大学物理教学,提升大学物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崔廷军;邹艳;;大学物理教学策略与对策[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滔滔;;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构想与尝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潘林峰;程衍富;;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植宗;段永法;;大学物理教材改革与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铁山;;面向二十一世纪——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罗仁俊;;影响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效果原因之剖析[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蒋跃;;军事任职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明艳;大学文科专业综合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唐淑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常建宇;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艳芳;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5 罗毅侃;C学院文科专业实验教学流程优化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陈桂云;非线性作用机制下的大学物理动态生成型教学模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7 周云;大学物理辅导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李传新;论建立开放的高职高专大学物理课程体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窦文浩;定量数字可视化模拟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成;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欣然;高校传统文科专业何去何从[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张戈;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瑜琨;清华:设软件科学实验班 文科专业后来居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晖实习生 王春丽;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N];河南日报;2008年
5 梅格 宋峤 宋甜子;纯艺术类考生减少,偏文科专业火爆[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曹红艳通讯员 林浩;“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N];经济日报;2007年
7 王握文汪莹;如何让传统学科焕发生机?[N];科技日报;2008年
8 何瑞林;实行文理科两条线投档[N];扬州日报;2008年
9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汤定元;偶然中的必然[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刘云;从招生的“工冷文热”现象看大学生就业难(上)[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