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
【摘要】:经济周期理论出现很早,它的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量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重视才得到突破的。8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建立了以动态均衡模型为基础的重视模型的微观基础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简记为RBC)。在他们的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RBC理论已经变成融合了供给和需求(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要思想)、货币冲击(货币主义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政府财政政策、市场与信息、心理(太阳黑子类模型)、行为(动物精神)等理论的多因素框架结构的随机动态均衡模型。因此,对经济解释及预测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加强。RBC模型已经从最初的依赖外生冲击自身的序列相关性来解释实际观察到的波动传导机制逐渐发展成内生传导机制的模型,并逐渐形成以数量化语言描述和解释经济波动特征的相对稳定成熟的方法论。这种方法的思想已经逐渐被周期理论之外的宏观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等借用。本文综述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80年代后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