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与边缘:汉文化的扩张与变异——以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墓画像石刻为例
【摘要】: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基因在其门楣上方雕刻出一尊早期佛像而著名于世,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与其共存的其它墓内画像石刻所形成的墓内空间及其文化内涵。随着秦汉以来巴蜀文化逐渐融入到中华文化体系,一方面,以此墓中的画像石刻为例,可以观察到以中原汉文化为中心的主体文化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处在这一中心边缘地带的西南地区在接受主体汉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吸纳了来自更为边远地区(如中亚与南亚)的诸多文化因素,早期佛像在此墓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有其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这一所谓"边缘"地带的文化因素经过融炼发生诸多变异,再将其反馈到"中心",两者之间形成意味深长的互动局面。正是经过这一历史过程,使中华文明的面貌不断发生变化并不断得以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