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蓉  
【摘要】:产业选择意味着一个地区社会对生存与发展方式的选择;对于四川藏区而言,要将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获得当地社会文化的认同和选择。本文反思了四川藏区传统采矿业与当地文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以及发展中的旅游产业与当地文化模式之间的不和谐之处,提出经济发展与当地文化模式交融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海霞;侯昊鹏;;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路径与重点[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1期
2 陈雪梅;陈庆;;共建美丽四川 叫响节日名片[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9年03期
3 靖晓莉,戴庆中;文化模式对产业选择的影响和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何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与中国文化模式的重构[J];开放时代;1994年06期
5 衣俊卿;人:在文化哲学的视野内[J];江海学刊;1996年01期
6 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陈波,张怀民;科技创新乏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05期
8 宋一;;文化的三维形态与发展[J];天府新论;2006年05期
9 苏伦嘎;;浅谈文化模式理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陈树林;;文化哲学的几个理论特征(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年04期
11 张磊;王家录;郑朝彬;;贵州文化模式与贵州区域竞争力关系浅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2 周倩儒;张辰;;不同文化模式对祭祀文化的不同理解——以祖尼文化与潮州文化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13 喻辉;;试论“文化危机”[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14 张昭;;文化进化的可能性在于文化模式的多样性[J];探索与争鸣;1988年06期
15 李建中;试论《学衡》诸子的文化模式与历史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6 鲁品越;“关系本位”文化环境与市场秩序——中国市场经济的文化透视[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17 郭莲;文化的定义与综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18 关健,李庆霞;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冲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19 绽小林;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中的视角与方法[J];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20 杨妍;谢晓东;;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模式与科学发展观[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蓉;;论四川藏区的产业选择与文化模式[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2 吕晓宁;张蓉;;对陕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吕晓宁;张蓉;;对陕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王纪人;;对都市文化与文学综合研究的几点思考[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的结构框架、理论基础及相关重要问题[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士林;;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文化研究路向[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夏振坤;;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A];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石国义;;对水族传统文化心理内在机制的思辨[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张和平;;试论先进文化的本质特性[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10 赵晓霞;;地域文化冲突与和谐社会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陈文殿;全球化与文化个性[D];吉林大学;2008年
3 胡光华;论技术创新的文化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湘红;文化模式的解读[D];新疆大学;2006年
2 陈碧芳;面部表情的跨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丽连;中美电影中拒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崔玉;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文化精神之重建[D];吉林大学;2005年
5 朱存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崔爱红;探析东北Mall的文化性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7 徐惠;社会转型视域中儒家文化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大学;2007年
8 吴宏伟;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陈慧;从本尼迪克特的文化类型论看民族精神[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冯丽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哲学[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法;打造真善美文化模式[N];大连日报;2008年
2 苑坚;四川藏区文化遗产得到重点保护[N];西部时报;2008年
3 王华巍;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模式[N];学习时报;2007年
4 孟慧英;口头叙事传统的意义与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韩国首尔庆熙大学教授 金丽寿 整理 记者 陶冠群 杨娟;亚洲正成文明重构的一个来源[N];苏州日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赵继云;四种文化模式助推服务创新[N];柴达木日报;2010年
7 高永久;城市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付昱佳;文化创意聚朝阳[N];北京商报;2007年
9 苑坚;四川 通过奥运会让世界了解藏族文化[N];人民日报;2008年
10 中共新北区委宣传统战部部长 张晓平;从“运河文化”走向“长江文化”[N];常州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