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全确定有限状态机最小闭覆盖的有效算法
【摘要】:有限状态机(FSM)综合中,状态化简对减少电路的复杂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EDA综合系统的发展和需要,要求能够有效地对较大规模的FSM最小化,对于完全确定的有限状态的已有较好的算法,而非完全确定的有限状态机的最小化的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利用生成序列、动态构造搜索树、修剪、启发式深度搜索和分支限界等方法,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求解非完全确定有限状态机的状态最小化算法,减少了搜索的空间,提高求解速度。
|
|
|
|
1 |
李轶,彭永进;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5年09期 |
2 |
王巍,高德远;有限状态机设计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年07期 |
3 |
孙骏,朱忠奎,尹安东,羊拯民;汽车制动防抱系统的混合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9期 |
4 |
刘松涛;周晓东;杨绍清;;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红外图像增强新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4期 |
5 |
石佳钦;;一种用于静态分析的规约语言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年12期 |
6 |
孟彦京;陈卓;;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方法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2009年06期 |
7 |
曾斌,邢继峰,黄道颖,黄志军;面向对象的用户层协议软件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3期 |
8 |
李艺,张占月;COSIX连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2年01期 |
9 |
刘伟;朱一凡;李群;周宏伟;;面向仿真训练系统的过程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5年12期 |
10 |
刘轶;刘涛;张兴军;伍卫国;;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呼叫中心软件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02期 |
11 |
武楠;房立金;姜春英;张飞;;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空间对接仿真平台控制系统设计[J];机器人;2007年04期 |
12 |
梁伟晟;李磊;;基于与或逻辑的界面关系模型表示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8年04期 |
13 |
刘恒;陈友龙;唐杰;罗先敏;;基于FSM的某型制氧制氮车仿真系统设计[J];福建电脑;2009年01期 |
14 |
武楠;房立金;刘红娟;;空间对接模拟器控制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09年06期 |
15 |
王宗宝,梁齐;Verilog HDL中阻塞与非阻塞过程赋值的区别与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18期 |
16 |
张宏立;;基于Stateflow和xPC的监控系统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12期 |
17 |
魏丙楠;;有限状态机在嵌入式软件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5年10期 |
18 |
颜玉兰;何克清;刘进;;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模型转换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6年01期 |
19 |
魏先民;;有限状态机在嵌入式软件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20 |
郭凯红;;关于有限状态机最小化理论的一个注记[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