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爱军;认识POPs与《斯德哥尔摩公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09期 |
2 |
晓问;《斯德哥尔摩公约》走进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局长陆新元访谈录[J];中国检验检疫;2005年01期 |
3 |
蔡伟芸;从POPs公约谈公众环保教育的迫切性[J];今日科技;2005年01期 |
4 |
牟一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全球性环境新课题[J];中国标准化;2003年01期 |
5 |
王铁宇,吕永龙,张红,史雅娟;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状况及宏观对策[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11期 |
6 |
苏丽敏,袁星,赵建伟,杨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归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5期 |
7 |
庄春来;斯德哥尔摩公约与水泥清洁生产[J];中国水泥;2004年10期 |
8 |
刘建国,胡建信,唐孝炎;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基本义务和障碍的初步识别[J];环境保护;2002年08期 |
9 |
未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POPs)斯德哥尔摩公约[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年02期 |
10 |
董玉瑛,冯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6期 |
11 |
谢武明,胡勇有,刘焕彬,许振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问题与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监测;2004年02期 |
12 |
尤世界,崔崇威,赵庆良,李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3 |
余刚,黄俊,张彭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J];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
14 |
苏丽敏,袁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9期 |
15 |
;中美两国面向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控制决策管理和科学研究沟通研讨会[J];环境科学;2004年06期 |
16 |
岳瑞生;《关于就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国际行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及其谈判背景[J];世界环境;2001年01期 |
17 |
王宣同,唐孝炎,胡建信;杀虫剂类POPs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1期 |
18 |
徐科峰,李忠,何莼,奚红霞,赵月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治理技术进展[J];四川环境;2003年04期 |
19 |
王宣同,胡建信,唐孝炎;中国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命周期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7期 |
20 |
刘信安,吴方国;多介质环境模型研究太湖藻类生物量对POPs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