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复杂应力状态下金属材料的统一屈服准则

郑宏  
【摘要】:回顾了不同时期金属材料屈服准则的发展历史,通过对Tresca屈服准则、Mises屈服准则及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理论对比和实验验证分析,在统一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遍意义上的金属材料的统一屈服准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玉文;郭航忠;任青文;;屈服准则对土质边坡稳定安全度计算的影响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刘建军;李跃明;车爱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岩质边坡稳定动安全系数计算[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3 高江平;刘元烈;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在挡土墙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张永强,范文,俞茂宏;边坡极限荷载的统一滑移线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5 王延斌,俞茂宏;拉压异性的简支圆板在线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塑性极限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6 俞茂宏,赵坚,关令苇;岩石、混凝土强度理论:历史、现况、发展[J];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06期
7 宁玮,魏雪英,赵均海;非均匀强化塑性模型的统一弹塑性本构关系[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李杭州;廖红建;;复杂应力状态下岩土材料非线性本构模型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9 廖红建,韩波,丁春华,程殊伟;复杂应力状态下土体有效动强度指标的确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廖红建,吴建英,黄飞强,昝月稳;用统一强度理论求解岩土材料的动力强度参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11 昝月稳;岩石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0期
12 昝月稳,俞茂宏,赵坚,吉嶺充俊;高应力状态下岩石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3期
13 李小伟;赵均海;乔海军;;薄壁圆筒在阶形变形路径下的统一增量解[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14 俞茂宏,曾文兵;工程结构分析新理论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1994年01期
15 俞茂宏,杨松岩,范寿昌,冯达清;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6期
16 王延斌,范文,徐栓强;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柱形孔扩张问题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17 范文,俞茂宏,陈立伟,孙萍;考虑剪胀及软化的洞室围岩弹塑性分析的统一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9期
18 范文,白晓宇,俞茂宏;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J];岩土力学;2005年10期
19 王立成;日和田·希与志;;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轻骨料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J];工程力学;2006年05期
20 孟宏睿;姚谦峰;张荫;;密肋复合墙体结构轻质填充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J];混凝土;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复杂应力状态下金属材料的统一屈服准则[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夏桂云;Yoshimine M;宋丽;;统一强度理论对土质材料的实验验证和对比[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范文;俞茂宏;林永亮;陈立伟;吴黎辉;;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滑移线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蒋国宾;蒋玉川;;广义合成偏应力强度理论[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5 冯红波;赵均海;贾萍;;地基临界荷载统一解[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6 郑宏;俞茂宏;顾强;;结构钢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及钢构件滞回性能的计算机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俞茂宏;昝月稳;张永强;胡小荣;;岩石材料模型发展100年回顾[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朱乃龙;彭少民;宋显辉;;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理论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9 杨强;;岩体工程数值模拟现状、成就与展望[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10 俞茂宏;吉嶺充俊;范文;魏雪英;王延斌;徐拴强;;岩土工程结构强度理论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科;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力学参数与屈服准则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2 韩昌瑞;有限变形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3 刘建华;岩体力学行为拉格朗日分析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杨宇;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高红;岩土材料屈服破坏准则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6 王亮;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桩基扩孔问题弹塑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7 肖淑君;锚拉抗滑桩设计计算理论和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张骥;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骆华勋;钢筋均匀分布的混凝土构件破坏面统一模型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志新;地下工程中土参与作用的结构承载力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三剪统一强度理论的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田江永;强度理论在冻土本构模型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文完;基于三剪统一强度理论的ANSYS二次开发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4 孟晓健;统一弹粘塑性本构理论有限元程序设计及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5 唐榕蔚;统一强度理论的ABAQUS二次开发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胡飞;基于三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岩土类材料动强度及动本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曹黎娟;挤密桩应力的弹塑性理论及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8 涂运伟;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永亮;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土压力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白晓宇;统一强度理论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浦高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宋昱亮;Drucker—Prager模型及其发展演化[N];建筑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