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分析方法研究

张维嶽  高小旺  易方民  
【摘要】:本文分析了偏心支撑钢框架中的关键构件——耗能连梁的弹塑性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偏心支撑框架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机构、几何关系式和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还将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与非线形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各种形式的偏心支撑框架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丽云,刘锡良;线性互补方法分析网架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及试验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2 袁凡凡,闫澍旺,孙万禾;成层土地基基础极限承载力的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3年01期
3 唐海威;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J];交通标准化;2005年Z1期
4 任云峰;丽华苑小区灌注桩施工质量分析[J];山西建筑;2005年05期
5 陈誉;彭兴黔;;空间KK型双弦杆圆钢管搭接节点有限元参数分析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3期
6 蔡健;徐进;;圆形钢套管加固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英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7 黎群;张建荣;吴进;;钢筋混凝土梁纯弯段植筋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8 黎志中;;静压桩桩长、终压力及推测极限承载力的关系研究[J];广东建材;2008年04期
9 韩县刚;胡玉林;李会芬;;对地基承载力的理解和分析[J];海河水利;2009年05期
10 王勇刚;;嵌岩桩承载性状有限元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4期
11 刘宗益;邢志光;;PID·DCY动测法在上海静安旅馆钻孔灌注桩工程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2 吴炎海,陈亦锬;大悬挑钢筋混凝土圆、环板外板破坏的极限承载力探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13 杨有海,丁立;加筋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与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1994年02期
14 金伟良;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7年04期
15 周学军;林滋润;王明国;;网架结构超大直径焊接空心球受拉节点的极限承载力[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6 傅旭东,刘祖德;浅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J];岩土力学;2000年04期
17 朱宏波,汪永森;静压管桩终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相关关系的探讨[J];浙江建筑;2000年S1期
18 邓洪亮,张红艺;大直径扩底桩极限承载力可靠性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1年03期
19 张尚根,孟少平,常素萍;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值方法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2年05期
20 周小平,王建华,张永兴;三向应力状态下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嶽;高小旺;易方民;;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分析方法研究[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2 顾强;陈绍蕃;于安林;曹平周;;网架螺栓球节点锥头的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郭彦林;刘建平;陈国栋;;管节点承载力有限元分析[A];管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韦灼彬;张小鹏;王铁成;赵程;李增志;;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承载力计算[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全智;韩庆华;刘锡良;谢国昂;;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焊接球节点的承载力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秀丽;吴霞;;带加强环大直径鼓型钢管节点极限承载力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树华;侯钢领;刘占省;;网架极限承载力分析及其体系可靠度评价[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8年
8 张祥龙;周学军;;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稳定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安东亚;陆道渊;李承铭;乔伟;;某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完海鹰;赵剑云;;考虑节点约束影响的网壳结构分析[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慈;大跨度刚性空间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陈彤;拉压不同模量弹性问题的数值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3 黄弘读;采用虚拟层合单元法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D];浙江大学;2001年
4 杨晓明;索拱结构体型及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坚;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轻型钢框架结构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张利梅;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延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戎贤;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8 赵岚;大深度气压沉箱技术的力学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军亮;基于广义灰色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建模与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袁凡凡;非均质介质地基破坏机制及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夕春;残余应力对H型钢梁柱构件极限承载力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航;松花江漫滩地区静压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3 丁焕龙;型钢混凝土柱双向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谢东平;卷边槽钢桁架K型间隙节点的极限承载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杨吴生;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极限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朱德举;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有限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吴卫华;K型钢管搭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的非线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蒋冬梅;速生树种集成材(Glulam)受弯构件结构性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王开强;铸钢节点破坏机理及其承载能力理论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刘建平;等截面抗拔单桩承载性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赵权新;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极限承载力的确定[N];山西科技报;2004年
2 王仕方 王勇胜 李海波 赵宇宏 朱云力 浙江温岭市援建指挥部成员;现代生土住宅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N];广元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浩淳 扬弃;尽现魅力[N];中华建筑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