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何传启  
【摘要】:正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联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海南岛的发展,同样需要有合适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机遇,需要有合适的国际战略和内部政策。《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通过对国际现代化的300年进程的系统分析,归纳了42个事实和14条经验,阐述了国际现代化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中国国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汤敏;;亚洲贸易发展的新方向[J];人民论坛;2006年16期
2 何俊;李强;王吉鹏;张柏军;;构建入世后“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思考[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2年09期
3 陈淑真;张先锋;;逐鹿自由贸易区[J];招商周刊;2003年51期
4 张超;自由贸易的形成及其在东亚的发展趋势[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5 何奕;;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J];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07期
6 石岚;毛志文;;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4期
7 黄凌云;张伟;;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证分析与模拟[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仇燕苹;宣昌勇;;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启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马伊双;;构建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以霍尔果斯口岸为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1期
10 宣昌勇;南海;;关于在连云港市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年36期
11 刘冰;;论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以比较研究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2 陈文敬;;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及未来发展探析[J];理论前沿;2008年17期
13 任怀锋;;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简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4 成新轩;王英;;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冲突和协调——基于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7期
15 徐艳玲;;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研究[J];吉林农业;2010年06期
16 李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地区对外开放[J];网络财富;2010年14期
17 万宁;叶冬曦;;我国参与自贸区中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0年11期
18 席岩;田燕梅;;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主要分歧与促进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3期
19 杨思灵;;试析印度自由贸易区战略及前景[J];外国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20 王勇亮;;我国经济特区建设与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类型[J];政治与法律;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传启;;亚洲自由岛——海南岛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设想[A];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传启;;海南岛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定位[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黄景贵;金丹;刘立武;;构建海南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摘要)[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5 李松刚;陈业渊;谢子四;;中—印(尼)自由贸易后对我国热作产业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志常;陈业渊;李松刚;贺军虎;张蕾;魏守兴;许桂莺;罗石荣;;与菲律宾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热作产业的影响与对策[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道超;李晟;;论中国农机参与东盟自由贸易[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崔日明;包艳;;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机遇、问题及前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9 陈安;;中国“入世”后海峡两岸经贸问题“政治化”之防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10 ;中国商用车出口市场分析与预测[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力;论原产地规则及其在区域贸易安排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孙林;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苏提;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老中经济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4 国际;CAFTA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吴凌燕;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食糖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朴喜荣;中日韩构建自由贸易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崔超;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贸易:潜力、障碍及战略选择[D];江南大学;2009年
8 刘会春;区域贸易协定审查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计广;欧盟贸易政策体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谢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贸易结构变迁与经济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孙速超;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效应及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边婧;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张艺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郑秀香;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丽;国际贸易中的口岸制度[D];新疆大学;2005年
9 吴纯婧;青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温国承;厦门象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南非记者 裴广江 苑基荣 韦冬泽;非洲26国 三方自贸谈判启动[N];人民日报;2011年
2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所 杨思灵;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建设 提升云南的作用和影响[N];云南日报;2011年
3 李可 高洪艳 整理;自由贸易区:区域一体化顺势而兴[N];中国贸易报;2008年
4 记者 郭东波;图们江将逐步建成边境自由贸易区[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5 海西 赵维琳;福建省拓展自由贸易区贸易成效明显[N];国际商报;2009年
6 季益宇;许宁宁:让企业更了解东盟[N];国际商报;2009年
7 李锐 张秀娥 孙明远;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共同市场理论[N];国际商报;2010年
8 记者 李冰峰 通讯员 谢敏;永康签发首份中新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证书[N];金华日报;2009年
9 卫;自由贸易区[N];国际商报;2003年
10 刘杉;W TO挡不住自由贸易区[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