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种模糊积分的分类器方法及其改进
【摘要】:在介绍了模糊积分分类器及改进后的模糊积分分类器[1]的基础上,注意到采用不同的模糊积分形式会对分类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错误的分类或甚至无法分类。本文以Sugeno模糊积分方法失效为例,对积分函数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扩大了积分方法的适用范围。
|
|
|
|
1 |
荣秋生;谭勇;;网格平台下模糊积分分类挖掘算法的实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2 |
崔舒宁;冯博琴;;融合搜索引擎结果集的模糊积分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3 |
梁晓辉,游志胜;一种基于模糊积分的多分类器人脸识别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4 |
李建廷;;基于模糊积分的元搜索引擎结果排序算法[J];计算机仿真;2010年07期 |
5 |
李玉榕,乔斌,蒋静坪;基于模糊积分和遗传算法的分类器组合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2期 |
6 |
孔志周;;运用模糊积分融合挖掘技术减小客户分类的不确定性[J];统计与决策;2007年06期 |
7 |
李均利,陈刚,吴炯锋;基于模糊积分的一类图像度量[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2001年01期 |
8 |
王婵娟;张强;魏小鹏;周昌军;;基于PFICA和模糊积分的人脸识别[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9期 |
9 |
王嵘;马希荣;;基于D-S证据理论的表情识别技术[J];计算机科学;2009年01期 |
10 |
印勇;李荣岗;王建东;韩亮;;人脸表情识别的Gabor变换最优通道模糊融合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
11 |
陈健,周利莉,史红刚,苏大伟;一种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人脸检测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18期 |
12 |
张楠;;基于分块2DPCA的人脸表情识别[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3 |
王文会;陈香;阳平;李云;杨基海;;基于多传感器信息检测和融合的中国手语识别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
14 |
付耀文,黎湘,庄钊文;一种自适应模糊密度赋值的决策层融合目标识别算法[J];电子学报;2004年09期 |
15 |
蒋佳志;姚凯学;;基于模糊积分的神经网络离线签名识别[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6 |
纪筱鹏;魏志强;冯业伟;王鹏;;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运动物体识别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7 |
杨欣;费树岷;陈丽娟;;基于小波子空间、支持向量机和模糊积分的信号多类分类算法[J];信息与控制;2007年02期 |
18 |
鲁继文;张二虎;薛延学;;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和信息融合的步态识别[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7年03期 |
19 |
何兵;基于分类及不确定墒的DS证据合成及判决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
20 |
何友;薛培信;王国宏;;一种新的信息融合功能模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