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演进的空间差异
【摘要】: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我国低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接结构演进的整体态势及其空间差异,以便及时做出政策上的调整,从而使城市家庭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向高效、洁净的方向发展。根据有关统计数据,采用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转换速度、碳排放结构转换方向系数、家庭生活能源结构信息熵等指标对2000~2009年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演进的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构表明:①2000~2009年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转换速度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转换速度较快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福建沿海、广西、广东北部等地,而云南、贵州、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省市的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转换速度相对较慢;②2000~2009年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整体上向天然气、热力碳排放方向转换,向天然气方向强烈转换的城市主要为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天然气管线工程所能到达的城市,向热力碳排放方向强烈转换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海线附近,表现出我国集中供暖区域逐渐向南推进的态势;③2000~2009年间地级以上城市各项直接能耗碳排放比重变化态势表现为:私家车燃油、热力、天然气、电碳排放的比重呈上升态势,煤气、液化气、公交车及出租车燃油碳排放比重呈下降态势;私家车碳排放比重增加较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等地,热力碳排放比重增加较多的城市集中在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南等地,天然气碳排放比重增加较多的城市集中在四川、湖北等地;④2000~2009年间我国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能源结构向有序、多样化方向演进,但东北三省、浙江、湖南、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城市在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由于热力或电、燃油所占比重过高,从而出现了信息熵变化的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