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线钢微合金化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要】:为提高帘线钢强度、减轻晶界渗碳体析出,研究Cr微合金化80级帘线钢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热加工后不同Cr含量试样的索氏体率、珠光体团尺寸、珠光体片间距、渗碳体析出状况;用力学实验机测量了含Cr钢丝冷拉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微合金化能减小珠光体团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提高索氏体率,降低渗碳体连续性,提高钢丝抗拉强度。热加工后钢丝最佳性能发生在ω(Cr)=0.386%,此时不仅抗拉强度、面缩率比未合金化分别提高142MPa、2%,而且冷拉后的加工硬化率也最大。
|
|
|
|
1 |
冯绍强;黄斌;罗友元;窦志勇;;川威微合金钢中宽带的开发[J];轧钢;2010年02期 |
2 |
李季辉;崔占全;张向红;康国旺;王永富;王洪明;;低碳微合金容器钢经调质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J];物理测试;2006年02期 |
3 |
朱自成,黄其慰,宣卫芳,沈宝莲;微合金化锻造用非调质钢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09期 |
4 |
浦绍康;;钢中的杂质元素与微合金化[J];钢铁研究;1990年02期 |
5 |
李慕勤;马臣;邵德春;林万生;;喷焊层中RE的微合金化作用[J];焊接学报;1992年03期 |
6 |
李岩;董秀文;;大型球罐用低碳针状铁素体钢成分组织性能的研究[J];钢铁;2005年12期 |
7 |
张建;朱兆顺;;稀土在钢中的应用[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8年05期 |
8 |
江锋;周小平;胡心彬;;新型热作模具钢HG1的回火稳定性研究[J];热处理;2009年02期 |
9 |
林舒;江来珠;张柯;张志霞;戎咏华;;Ti和Nb对18Cr-2Mo铁素体不锈钢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0 |
仝丽珍;赵修领;王健;;英标BS460 Φ50mm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开发[J];莱钢科技;2007年04期 |
11 |
秦连祥;徐佩琪;叶舜发;;微合金化和控轧参数对00Cr19N-11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上海金属;1993年05期 |
12 |
马捷,孙方策,陈木兰,金言宜;微合金化元素对低合金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1997年01期 |
13 |
朱元右,顾军;高锰钢微合金化的研究[J];江苏冶金;2002年06期 |
14 |
胡心彬,李麟,吴晓春;铌微合金化在特殊钢中的应用[J];金属热处理;2003年06期 |
15 |
完卫国,王莹,吴结才;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江西冶金;2004年05期 |
16 |
齐新华,王利国,关绍康,张春香,石广新;Ca、Si复合合金化对AM60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4年08期 |
17 |
孙凌云,柯晓涛,蒋业华;钒氮合金的应用及展望[J];四川冶金;2005年04期 |
18 |
孙文儒;宋洪伟;郭守仁;胡壮麒;;磷、硼微合金化——一种发展高性能变形高温合金的新途径[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6期 |
19 |
王学忠;李成军;穆国栋;徐守亮;;钒氮合金在HRB400钢筋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2006年09期 |
20 |
任新建;武旭正;李斌;;20MnSiNb(Ⅲ级)热轧带肋钢筋试制[J];包钢科技;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