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微污染水源水高铁酸盐预氧化和混凝技术研究
【摘要】:以高铁酸盐对黄浦江水源水分别进行预氧化和混凝应用试验,分析影响因素,优化药剂组合和投加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复合硫酸铝的投加方式优于单独投加高铁酸盐或常规混凝剂,可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浊度,CODMn去除率40%以上,沉后水低于3.0mg/L,浊度小于0.5NTU,UV254去除率62%以上。
|
|
|
|
1 |
夏莉
,王德英
,高中和;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02年03期 |
2 |
刘建广;张晓健;王占生;沈莉萍;周聆;王春;徐兵;;UBAF处理高氨氮微污染水的特性[J];水处理技术;2005年11期 |
3 |
陈庆伟;;生物沸石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7期 |
4 |
曾峥;易佳婷;;生物膜法在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
5 |
胡传波;;微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9年S1期 |
6 |
傅金祥,梁建浩,杨涛,陈正清,薛飞;臭氧预氧化与混凝联用工艺处理低温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7 |
聂小保;张鹏;;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赣江微污染水源水试验[J];环境工程;2007年03期 |
8 |
刘建广;张春阳;尹萌萌;王占生;;低温下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07期 |
9 |
陈娴;刘荣;高蔚;华彩萍;;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处理微污染运河水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0 |
张志军;徐智炜;杨丽芳;;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9年01期 |
11 |
吴志超;华娟;王志伟;刘江锋;;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
12 |
尹学英;;微污染水源水传统处理工艺的强化措施[J];山西建筑;2007年32期 |
13 |
刘科军;吕锡武;;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J];水处理技术;2008年08期 |
14 |
赵绪兰;张玉先;郭迎庆;张立东;沈亚辉;王绍祥;;生物—光催化氧化集成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9年S2期 |
15 |
张山立,刘红,李其军,Shvetsov V.,Morozova K.,王占生;生物活性炭膨胀床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
16 |
刘云南;尹华升;夏黄建;;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12期 |
17 |
王阳;;臭氧+混凝沉淀处理微污染水试验研究[J];辽宁化工;2007年05期 |
18 |
王志良;夏明芳;于鑫;叶林;尹协东;孙成;;安全饮用水保障处理中试平台的开发和建设[J];污染防治技术;2007年01期 |
19 |
陈越;宋梅;;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08年02期 |
20 |
何斐;李磊;徐炎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