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景观水体中微量元素对藻类繁殖的影响探讨

史京伟  吴珊  崔哲  
【摘要】:本文介绍了景观水体的概念及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综述了有关藻类异常繁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重点说明了微量重金属元素尤其是铁、锰对不同藻类生长的影响,提出了研究探讨有关特殊水质条件下藻类的生长控制因子或诱发因子和生物学机制的必要性,景观水处理也必将成为继生活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后的又一给水处理新领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包静;何起利;汪维峰;黄栋;;杭州岳王庙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2 徐晶;朱民;;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7期
3 崔龙哲,吴桂萍,马静;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工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程勇;关永平;赵泉;;环境中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5 郭迎庆;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S1期
6 税永红;蒋学军;周宇;李巧巧;宋红艳;;成都市郫县地区景观水体水质调查与营养状态评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冯萃敏;李莹;张雅君;李素娟;;以再生水为水源的封闭景观水体营养状态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8 赵珊;周军;甘一萍;周律;刘晶晶;;微量元素对奥运森林公园水体藻类生长的影响[J];给水排水;2010年S1期
9 张伟;袁林江;;混凝沉淀法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磷和藻类的试验研究[J];供水技术;2008年03期
10 王云中;杨成建;陈兴都;王彬斌;;不同水动力条件对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模拟过程中藻类演替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2期
11 黄德锋;李田;;景观植物潜流湿地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6期
12 牟雅琴;李家;;水生植物控制城区景观湖水富营养化试验[J];环保科技;2010年04期
13 周栋,王瑟澜,杨云,魏宏斌;景观水体“水华”防治措施[J];净水技术;2004年05期
14 姚晓丽;梁运祥;;一株反硝化细菌在景观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1期
15 金元欢;郭清斌;陈永;;自然水景系统与水景污染治理[J];建设科技;2007年19期
16 丛科明;邱珊;马放;吕晓磊;;太阳岛水体生态复合修复系统及其经济成本分析比较[J];给水排水;2009年11期
17 张淑娜;;营养盐对天津市景观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8 余娅;汪慧贞;廖日红;吴晓辉;顾华;;再生水补水水体中氮磷对斜生栅藻生长影响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9年S1期
19 刘书宇;马放;吴明红;;人工瀑布-湿地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景观水[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0 彭森;谭春晓;刘星;;景观水体的循环模式研究与流场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京伟;吴珊;崔哲;;景观水体中微量元素对藻类繁殖的影响探讨[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解丽霞;陈干辉;蔡玉彬;;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徐小牛;王勤;;合肥市城区景观水体水质特点分析[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应俊辉;金承翔;黄民生;方如康;;微量元素与工业废水生物处理[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彩娣;王燕锋;陈红萍;;上海公园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试验研究[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6 谭佑铭;罗启芳;王萌;王琳;;固定化反硝化菌对富营养化水体脱氮的试验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张迎颖;丁为民;鲁亚芳;;四种湿地植物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邵鹏;刘锐;陈吕军;袁星;蔡强;盛建武;许科文;吕怀炼;;环太湖水域藻毒素污染水平初步调查[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何国富;刘伟;徐慧敏;;景观水体修复方法及生态示范工程案例[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10 陈鸣钊;丁训静;许京怀;;用生态环境再改变理论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岳;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植物修复机理及现场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晓青;三峡库区澎溪河(小江)富营养化及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刘杰;水源型水库富营养化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许海;河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与富营养化控制因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刘书宇;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模拟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卜发平;临江河回水河段富营养化特性、机制及人工浮床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彭祥捷;中国北方湖泊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佳磊;三峡库区大宁河富营养化和水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军;长江口与密西西比河口沉积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饶群;大型水体富营养化数学模拟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玉婷;景观型湖泊富营养化规律模拟及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税永红;城市小型景观水体水华成因及自净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夏邦天;城区景观水体处理集成技术和成套装置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解学良;青岛高新区景观水体的富养化评价[D];青岛大学;2011年
5 沈蓓雷;上海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和水华预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萍;合肥市景观水体水质评价方法及“复合酶—原位生物修复法”试验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康孟新;城市大型缓流景观水体循环和水质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8 童昌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黎红秋;鹤地水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分布特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林艳;利用高等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柴骥程 方列;美丽西湖患上“高血脂”[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蔡忠仁;海水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邓建胜;如何让城市之水“活”起来[N];人民日报;2008年
4 杨健;太湖富营养化“首害”:农村面源污染[N];解放日报;2007年
5 戴丽昕;为治理水富营养“开药方”[N];上海科技报;2008年
6 实习记者 张斌键;全球有关专家学者聚首北京研讨有害藻华和富营养化问题[N];中国海洋报;2009年
7 亦思;我国九大水系污染触目惊心[N];团结报;2001年
8 郄建荣;环保总局将整治饮用水源地环境[N];法制日报;2007年
9 宋冰;让受伤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一吟;“水电污染论”不失为一个忠告[N];中国能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