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贵金属团簇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许长辉  周剑峰  韩民  王广厚  
【摘要】:正贵金属团簇密排的有序阵列对于优化表面增强拉曼谱的测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使用嵌段聚合物有序图案模板引导贵金属团簇组装成颗粒大小约10hm、颗粒间距约20hm的密排点阵。贵金属团簇密排点阵由于团簇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发生红移。发现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具有10~7量级的SERS增强因子,比随机分布的贵金属团簇组装薄膜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玉春,黄斌,谭凯,林梦海,张乾二;过渡金属团簇Cr_n结构的理论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涂学炎,王登武,陈秀敏;Ru_n(n=2~8)金属团簇的结构和能级分布的DFT研究[J];结构化学;2004年08期
3 池贤兴;徐小秋;陈向军;苑震生;;全金属负离子团簇Ga_4~(2-)、In_4~(2-)_芳香性的磁特征与多重芳香性[J];化学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4 田东旭,郭向云;金属团簇在单晶表面的稳定性和扩散行为的Monte Carlo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5 庄琼云;朱梓忠;;Al_4团簇在NaCl(001)表面的结构和磁性[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刘磊,杨炜栋,资剑,陈开泰,李郁芬;铜团簇几何结构和结合能的半经验理论研究(Ⅰ)——嵌入原子法应用于金属团簇的理论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3年04期
7 刘华蓉,葛学武,倪永红,叶强,张广祥,张志成;水溶液中金属团簇的脉冲辐解研究进展[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8 彭必先,赵翔;大小选择的金属支撑团簇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0年03期
9 许并社;张竹霞;刘光焕;刘旭光;;内包金属富勒烯C_(66)-C_(84)团簇的结构特征(英文)[J];新型炭材料;2009年04期
10 涂学炎,王登武,陈秀敏;Ru_n(n=2~7)金属团簇与氧反应的DFT研究[J];贵金属;2004年03期
11 王顺;刘智攀;陆靖;范康年;;用密度泛函和遗传算法研究Cu_n(n≤20)团簇的尺寸效应[J];化学学报;2007年17期
12 李换英;任秀彬;郭向云;;Monte Carlo模拟负载型Au团簇的熔化行为[J];燃料化学学报;2009年03期
13 金容;魏成富;黄燕;刘畅;郭建军;;Au-Zn微团簇的结构与性质[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王顺;王文宁;陆靖;陈冠华;范康年;;Au_n(n=2~20)团簇的遗传算法和密度泛函方法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9期
15 蔡称心,鞠熀先,陈洪渊;对插型阵列微带电极的制作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06期
16 周少敏;Cd掺杂ZnO阵列纳米梳子(英文)[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17 王娴,林梦海,谭凯,王繁,张乾二;铌团簇和配合物的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8期
18 沈小平;赵慧;刘琦;徐正;;水热法制备Sb_2S_3纳米棒有序阵列[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9期
19 陈玉红;康龙;张材荣;罗永春;李延龙;元丽华;;[Ca(NH_2)_2]_n(n=1~5)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18期
20 李本侠;王媛媛;王艳芬;;CuO纳米结构阵列的简易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长辉;周剑峰;韩民;王广厚;;基于贵金属团簇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长辉;周剑峰;韩民;王广厚;;基于贵金属团簇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纯;李春森;谭凯;林梦海;张乾二;;Ti_xN_y团簇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娴;林梦海;张乾二;;二元过渡金属团簇M_4Co_4(M=V、Nb)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田维全;葛茂发;孙政;王殿勋;;金铂双金属团簇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健;谭凯;林梦海;张乾二;;过渡金属混合簇Nb_2Rh_2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吴迪;李志儒;李莹;孙家钟;;从头计算研究BLi_n和BLi_n~+(n=1-7)团簇的结构和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彩萍;吴克琛;张明昕;李福君;潘荧;李巧红;;双金属团簇Ag_nAu_n(n=3,4)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建国;;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理解TiO_2[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亚栋;;金属纳米催化[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利;金属团簇和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爽;密度泛函方法研究银团簇与原子的相互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3 姚淑娟;气体分子在过度金属催化剂上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陈丽萍;电纺Sonogashira异相Pd催化剂的制备和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张微;铝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佟晶;若干新型超碱金属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莎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化学增强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江岸;Sm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结构和衍生[D];浙江大学;2010年
9 徐抒平;胶体金光谱性质研究及其在免疫检测方面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蒋玉雄;过渡金属电极/溶液界面水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琴;单分子层保护金属团簇的合成及其量子化电容充电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2 隋艳荣;Zn交联化合物结构和芳香性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曹沛森;CO分子在若干金属原子团簇上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皮卫军;配体与团簇Au_(20)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漪芳;金属团簇M_(20)(M=Cu, Ag, Au)与PMe_3配体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龙娟;密堆积构型贵金属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的理论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徐丹;铂原子簇阳离子与氨分子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建川;AlX二聚体电子结构和光谱参数的第一原理计算[D];广西大学;2008年
9 解鹏洋;碳负载贵金属团簇界面结构与催化合成H_2O_2性质调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罗沉;钯团簇结构演化、异相催化氢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