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敏言,汤剑鸣;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Q开关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2年02期 |
2 |
杨建良,涂涛,查开德;入射偏振对有线电视光发射机受激布里渊散射抑制性能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1年01期 |
3 |
苏红,张为俊,高晓明,葛传文;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性能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03期 |
4 |
刘颂豪,陈仲裕,杨涵清,陈桥;钕玻璃的线性散射与受激布里渊散射[J];中国激光;1978年Z1期 |
5 |
杨经国
,刘新民
,周仲璧;液体介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实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
6 |
於海武,孟绍贤;光学材料破坏的超声模型[J];光学学报;1996年10期 |
7 |
林殿阳,程永康,吕志伟,赵砚石;聚焦泵浦条件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反射率影响的理论分析[J];应用激光;1997年06期 |
8 |
哈元清,杨经国;受激布里渊散射中Stokes光高频调制的抑制[J];光散射学报;1997年Z1期 |
9 |
郑晋玲,黄茂全,张云;鉴别CS_2介质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微小差异的实验方法[J];量子光学学报;1997年03期 |
10 |
;非线性光学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4期 |
11 |
王月珠,林殿阳,谭铭文,赵利,马祖光;受激布里渊散射光束发散性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2年10期 |
12 |
;非线性光学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3期 |
13 |
邓少永,郭少锋,陆启生,程湘爱;抽运光参数对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5年07期 |
14 |
汤秀章,姚刚,王孝君;KrF激光在SF_6气体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2期 |
15 |
孟绍贤,杨镜新,于海武;受激布里渊散射和超声空化[J];中国激光;1996年03期 |
16 |
林殿阳,赵晓彦,吕志伟;环己烷中受激布里渊散射脉宽起伏的实验研究[J];应用激光;2002年06期 |
17 |
王超,吕志伟,何伟明;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获得皮秒激光脉冲[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12期 |
18 |
龚旗煌,夏仲炬,杨葭荪;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的一种机理[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
19 |
王沛,张为俊,葛传文,苏红,邵杰,聂劲松,汪震,杨颙,高晓明;聚焦参数对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01年06期 |
20 |
魏晓峰,袁晓东,丁磊,郑万国,叶金祥,满永在;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脉冲压缩效应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