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阿连,邹英华;过热铷蒸汽中的受激电子喇曼散射[J];光学学报;1983年06期 |
2 |
陈蔚;凌德洪;;粗糙金属表面吸附分子的喇曼散射增强机理[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3 |
刘金全,刘玉龙,赵金涛,朱恪,杨国桢,单际修,李良璧,匡廷云;Pd OECC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J];光散射学报;2000年01期 |
4 |
刘涛,俞晓弘,刘长春,黄亚彬,张伟风,莫育俊;水中污染物Cr~(6+)的SERS检测[J];光散射学报;1997年Z1期 |
5 |
郑鹉,朱惠菊,方炎,于永澄;获得强荧光物质高灵敏度SERS方法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6 |
乔铁成,周宇清,陆天虹,席时权;LB膜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2年01期 |
7 |
方景礼,武勇;表面增强激光喇曼光谱的原理及应用[J];表面技术;1994年04期 |
8 |
凌德洪,曹志奇,冷永章;岛状银膜上吡啶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J];中国激光;1987年06期 |
9 |
任斌,田中群;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进展[J];现代仪器;2004年05期 |
10 |
赵金涛,莫育俊,叶萍,李秀英;Ni的超薄覆盖层对Ag表面SERS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1 |
张庆华;;糠醛分子在铜电极上的SERS光谱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2 |
叶勇,胡继明,郁鉴源,周群,曾云鹗;席夫碱化合物的SERS与NIR FT-Raman比较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7年Z1期 |
13 |
曾我部伸,张志侠;日本研究SERS的现状[J];物理学进展;1987年03期 |
14 |
郑海荣,苟增光,莫育俊;CI~-对铜表面上表面增强喇曼散射效应的影响[J];物理学报;1995年02期 |
15 |
郑海荣,苟增光,莫育俊,李秀英;固/液系统中SERS的不同增强效应的研究[J];中国激光;1993年03期 |
16 |
刘春艳;非常规条件下的SERS效应[J];光散射学报;2003年02期 |
17 |
高影,张振龙,白莹,莫育俊;C_(70)分子吸附于铜表面的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
18 |
李亚琴,吴世法,简国树,刘琨;扫描近场拉曼显微镜中“热点”处场增强的数值模拟(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5年01期 |
19 |
王华馥;我国近年来光散射研究的进展[J];物理;1991年08期 |
20 |
黄天荃,刘新民,鲍培谛,伍铁桥;D_pNPV多角体蛋白的SERS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7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