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具有耗散结构的纤维混凝土研究

姚立宁  林智荣  何军拥  
【摘要】:纤维织物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动力耗散作用,特别是纤维组合配置的结构具有阻尼耗能的潜在功能。纤维组合结构是纺织纤维材料的基础,可以构成耗能元件,同时纺织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因此,采用纺织纤维组成能量耗散结构增强混凝土,利用纤维结构的组合效应,实现弹性波的强力衰减,达到材料的耗能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天宁;;微纤维混凝土抗裂防水原理的探讨[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肖琦;贾玉琢;;纤维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林智荣;姚立宁;施斌;何军拥;;玄武岩连续纤维混凝土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黄海峰;谢永亮;李媛;卢玉松;;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5 陈小宾;席细平;戴洪兴;鹿院卫;马重芳;;纤维及纳米粘土增强混凝土研究进展[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邓宗才;孙宏俊;李建辉;王璋水;;低掺量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轴拉性能[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郑建军;姜璐;周欣竹;;界面对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陈兴芬;胡显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A];第七届全国纤维水泥制品学术、标准、技术信息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三次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纤维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二次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建筑结构与轻质板材专业委员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姚立宁;林智荣;何军拥;;具有耗散结构的纤维混凝土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国藩;;序言[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雯琴;纤维混凝土的孔结构特征与耐久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黄婷婷;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融雪化冰的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左文锌;基于双K模型的纤维混凝土I型断裂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吴文伟;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尉文婷;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电热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海;PVA纤维混凝土损伤演化声发射监测及破坏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雯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荣建;GRC纤维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红州;纤维混凝土界面性能及纤维作用机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10 韩华超;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枫;聚丙烯纤维网增强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胡春明;纤维混凝土:为市政工程的耐久性助力[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记者 袁岚;北京贝思达公司研制出混凝土增强剂[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王建樊;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一)[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胡祖福;增强混凝土用特种钢纤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N];中国建材报;2003年
6 陈进周;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会议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王璋水;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葛运溥特约记者 毕仁忠;我国路面材料应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刘关;多孔木纤维混凝土:节能环保建筑外墙材料[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10 李爱军 罗仁赋;如何消除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N];伊犁日报(汉);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