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型双曲冷却塔三塔干扰风洞试验研究

鲍侃袁  孙炳楠  沈国辉  
【摘要】:本文根据某拟建的大型双曲冷却塔实际尺寸按照1:300的比例制作了刚性模型,在其外表面布置了5层,每层36个测点,将其放在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三塔干扰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三塔干扰时,前塔的阻挡作用明显,后塔的时均风力显著减小,但脉动风压却明显增大,使得极值干扰系数增大,同时给出了极值干扰系数达到最大值工况下的响应干扰系数,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给出了考虑三塔干扰的工程设计建议干扰系数取值区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光远,李桂青;在风荷载作用下高聳结构反应的概率分析[J];建筑学报;1962年03期
2 ;关于起重机风荷载计算问题[J];工程机械;1975年05期
3 陈长缨,寿楠椿,王用中;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在风荷载及施工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J];桥梁建设;1994年03期
4 夏禾,阎贵平,陈英俊;列车一斜拉桥系统在风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5 李鸣,陈扬骥;升降式脚手架的设计计算[J];住宅科技;1998年11期
6 孙德发;连栋温室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取值方法初探[J];农机化研究;2004年04期
7 林灿;上渡芙蓉园设计的若干问题[J];福建建筑;2005年Z1期
8 李会知;樊友景;;高层建筑等效静态风荷载的确定[J];建筑结构;2006年07期
9 白志平;陈东耀;王向阳;;黑沟大桥风荷载振动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7年Z1期
10 郭巨;赵玉星;;关于山区建筑物的风速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11 钟震西;;建筑物风荷载的数值模拟[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4期
12 蔡志波;;高层建筑风荷载及抗风设计[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10期
13 潘元;张顺强;薛中兴;;大跨弧形屋面风荷载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7年10期
14 金新阳;金海;扬伟;申林;;户外独立柱广告牌风荷载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15 罗钊伟;胡新丽;;某沿海地区高层住宅楼裂缝成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08期
16 陈学锐;顾志福;李燕;张同亿;肖自强;;光盘形结构风荷载的风洞实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17 李正明;;实际工程中风荷载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25期
18 何斌;田兴运;马希明;;水平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响应的理论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19 郭维胜;;超大型冷却塔结构设计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电力建设;2009年03期
20 肖安顺;;桥塔施工阶段抖振响应分析[J];公路工程;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侃袁;孙炳楠;沈国辉;;大型双曲冷却塔三塔干扰风洞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鲍侃袁;沈国辉;孙炳楠;;考虑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大型冷却塔风致平均响应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马春和;;风荷载对大跨度悬梁屋盖结构的影响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彬;朱凤荣;李长龄;孟宪忠;陈凯;王宝民;;建筑结构周边风场的变化对风荷载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颜卫亨;李林;;承力索对接触网硬横跨体系的抗风性能影响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进于;钱若军;袁行飞;;风的分析模型研究综述[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瑛;许楠;武岳;;体育场悬挑屋盖表面脉动风压频谱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8 齐澎波;李忠平;李会平;顾志福;杜向东;;平津战役纪念塔风洞实验[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王利群;徐国彬;;空间索结构点式支撑玻璃幕墙的动力分析[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马晓钧;甘明;;空间结构的数值风洞计算[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贵;高层建筑风荷载与风致弯扭耦合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鲍侃袁;大型双曲冷却塔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董安正;高层建筑结构抗风可靠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张敏;典型体型建筑双幕墙风荷载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燕辉;复杂体型高层建筑风荷载及风振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赵若红;复杂体型大跨屋盖风致振动的风洞试验与实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罗乃东;基于可靠度的高层、高耸结构抗风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谭学民;大跨度斜拉桥风致振动时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9 董锦坤;结构驰振理论分析及风振控制[D];东北大学;2006年
10 王锦文;强风作用下输电线塔结构塑性疲劳破坏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风可靠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2 孔江涛;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天舒;风荷载体型系数确定的数值风洞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邹亮;多层轻钢框架结构住宅风作用下二阶性能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付岚岚;大跨度桥梁伸缩装置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贺鲲;输电塔的风振响应及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丁剑霆;应用变分原理研究桥梁的内力和变形初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马晓爽;巨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的风振响应[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杨晓燕;带加强环的中空筒体钢结构的整体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史筱红;横向风荷载作用下磁悬浮车轨耦合控制系统的动力稳定性数值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冠华;ZL保温技术风荷载性能[N];中国建设报;2003年
2 辛和;新广州火车站风荷载与风环境试验研究项目完成[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外墙外保温技术问答?[N];中华建筑报;2004年
4 中国建筑砌块协会秘书长 杜建东;砌块配筋砌体与龙卷风、热带风暴[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外墙外保温技术问答?[N];中华建筑报;2003年
6 林颖儒 林高;钢拱加网壳构成水晶皇冠[N];建筑时报;2007年
7 薛兴东 窦旭红;玻璃幕墙深化设计浅谈[N];中国建材报;2006年
8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 袁韶山 蔡志勇 徐年福 杨云良 黄灏;悬挑脚手架锚固端吊环改善应用实例[N];建筑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贺丹;构建抗风揭系统时不我待[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叶娟娟;“呼风唤雨”考验重大工程[N];河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