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四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以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为参数,研究分析了该类节点的滞回曲线、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其破坏特征;分析了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对节点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论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刚度退化缓慢,达到极限荷载后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后期承载能力。柱轴压比对节点的水平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节点的水平承载力略有下降,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梁柱线刚度比较大的试件具有较高的水平承载力和弹性阶段刚度,随着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加,节点的耗能能力提高。
|
|
|
|
1 |
陶忠,韩林海;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0年06期 |
2 |
王庆利;王月;阎煦;孙涛;;CFRP环向约束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3 |
林晓康,韩林海;火灾后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理论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
4 |
陶忠,杨有福,韩林海;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弯矩-曲率滞回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0年06期 |
5 |
杨刻亚;杨春梅;吴庆文;;GFRP管混凝土圆形管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6 |
董军;陆曦;;中间加劲C型钢构件压弯滞回性能非线性模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
7 |
石永久;苏迪;王元清;;考虑组合效应的钢框架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
8 |
赵文艳;斜向受力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滞回性能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9 |
林晓康,韩林海;ISO-834标准火灾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
10 |
陶忠,韩林海;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
11 |
陈慧文,宗周红,林于东;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滞回性能的简化计算模型[J];福建建筑;2005年03期 |
12 |
赵军;高丹盈;杜兴亮;;钢纤维混凝土低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
13 |
孙耀东,刁绍起,刘学艳,陶忠;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套箍系数与延性指标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4 |
肖丽丽;;方钢管混凝土中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5 |
黄行松;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研究[J];福建建筑;2000年S1期 |
16 |
;待发论文摘要 方钢管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设计方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7 |
张思敏;李军;李文明;;翼缘加强型狗骨式节点的性能分析及改进[J];钢结构;2010年05期 |
18 |
贡金鑫,仲伟秋,赵国藩;受腐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低周反复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5期 |
19 |
蔡健;何振强;陈星;;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的试验[J];工业建筑;2007年03期 |
20 |
王先铁;郝际平;孙彤;;方钢管混凝土穿芯螺栓-端板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英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