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汶川地震中甘肃陇南市村镇房屋考察与震害分析

宋波  钟珉  于咏妍  
【摘要】:本文基于对四川省汶川地震中甘肃陇南市村镇建筑震害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房屋破坏的主要特点及原因,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的发展历程及状况,特别是村镇房屋抗震设计规程的发展,对我国村镇房屋的建设现状进行探讨,从选址、概念设计、构造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村镇房屋建设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小龙;村镇建筑应留足消防车道[J];消防月刊;1999年05期
2 娄康乐;清除村镇建筑安全隐患势在必行[J];小城镇建设;2003年03期
3 张志夏,周法国;切实加强村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工程质量;1998年05期
4 贺可吉,刘明远;村镇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工程图的几项要领[J];小城镇建设;1998年12期
5 葛学礼,申世元,朱立新;村镇抗震: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建设科技;2005年14期
6 张顺强;严震霖;李伟峰;石海丽;;对陕南部分村民住宅抗震性能分析[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7 ;村镇“泥瓦匠”将持证上岗[J];中国乡镇企业信息;1996年11期
8 班琼;笔墨之挥洒岂止在锦城——基于试点谈建筑师介入村镇建筑[J];当代建设;1998年02期
9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启成:“新茅屋”提倡村镇建筑材料革新[J];建设科技;2010年05期
10 张春英,韩光;谈村镇建筑色彩与建筑美[J];小城镇建设;1996年11期
11 陈贵平;郝培亮;;提高山西村镇建筑的抗震能力[J];城乡建设;2007年05期
12 赵建树;;浅析村镇建筑质量与整体规划[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5年01期
13 何建;;浅谈三峡库区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现状及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11期
14 尹立新;李国文;闫晶;;热舒适环境下我国村镇建筑节能发展研究——以常熟地区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15 陈庆丰;孙家琪;柳春发;;村镇建筑居室热舒适及节能优势[J];节能;1990年10期
16 周云;郭永恒;葛学礼;张小云;;我国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进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4期
17 杨海丽;;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设防能力的基本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8 ;全国村镇建筑设计竞赛揭晓[J];建筑学报;1985年11期
19 黄海燕,叶燎原,缪升,王文玺;云南地区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对策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20 陈信强;;村镇建筑抗震设计若干要求与建议[J];福建建筑;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波;钟珉;于咏妍;;汶川地震中甘肃陇南市村镇房屋考察与震害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2 刘永军;周静海;孟宪宏;;村镇建筑抗洪性能分析与评价系统开发[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李峥嵘;李星;李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在村镇建筑中应用调查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峥嵘;李鹏;李星;;遮阳设施在村镇建筑中的应用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海燕;叶燎原;缪升;王文玺;;云南地区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对策研究[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瑾;李晓文;周铁钢;龚安礼;;新疆村镇适宜性房屋试验研究与经济选择[A];砌体结构理论与新型墙材应用[C];2007年
7 汤芸;李英民;郑妮娜;詹小萍;;6度区村镇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上册)——工程应用[C];2010年
8 郭子雄;吕西林;;国际上主要抗震规范的设计反应谱比较[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9 黄凤梅;吴中彬;;村镇建筑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方东平;周建亮;;用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改善村镇建筑的抗灾能力[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倩;活化生土基低碳节能村镇建筑材料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周中一;村镇砌体结构新型抗震与隔震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宪莉;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卜长明;村镇建筑简易消能减震技术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门进杰;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范力;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李成;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于海丰;焊接工字形钢支撑及中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左琼;基于冗余度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评估[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万艳华;长江中游传统村镇建筑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冰;陕南村镇建筑灾后重建现状与基础减灾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蒋志楠;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部分条款的演变及与欧美规范的对比探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李慧;中、美、欧、日建筑抗震规范地震作用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祝飞水;村镇建筑简易消能减震技术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杨佳音;河北省蔚县历史文化村镇建筑文化特色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刘江元;地震荷载下村镇建筑地基减灾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付洁;村镇建筑数值风洞方法及风荷载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陈磊杰;西南农村穿斗木结构房屋和夯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吴华伟;村镇木构架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慧;村镇建筑风压系数数值模拟及抗风措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涛;浙江临海成立首个村镇建筑工匠义务协管会[N];中国建设报;2011年
2 记者 谢曦;海南大力发展村镇建筑队伍[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乔淑琴;山东临沂村镇建筑工匠要持证上岗[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陆昀;建筑抗震规范完备关键须要全面落实[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5 拓玲;我省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技术要点颁布[N];西安日报;2007年
6 余建华;工匠持证上岗农房重建安全有保障[N];眉山日报;2008年
7 宋广伟;青岛探索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博;一切回归“建筑”本体[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侯力明;建筑抗震有良策 江苏百姓居无忧[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刘月月通讯员 陈建军;北京评选优秀村镇规划设计[N];中国建设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