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在高速城市化建设的现代,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以其利于环保、节约资源的特性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对建筑活动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现状做一个比较详尽的评析和前景展望,总结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的成果,比较各国在再生混凝土研究应用方面的进展;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大方面入手深入阐述再生混凝土的优缺点,分析此项技术的可行性和发展空间;最后结合中国在再生混凝土研制方面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
|
|
|
1 |
张珍;闫宏生;;再生混凝土的碳化[J];混凝土;2009年11期 |
2 |
翁祥云;;谈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0年10期 |
3 |
侯星宇;;再生混凝土研究综述[J];混凝土;2011年07期 |
4 |
刘莹,彭松,王罗春;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5年01期 |
5 |
孙振平,谭国强,王新友;再生混凝土技术[J];混凝土;1998年05期 |
6 |
张亚梅,秦鸿根,孙伟,郝东明,宁钟;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1期 |
7 |
柯国军,张育霖,贺涛,谭志鹏;再生混凝土的实用性研究[J];混凝土;2002年04期 |
8 |
汪欢杰,马嵘;“水泥品种”对碎砖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
9 |
;我国成功应用再生混凝土建造“零能耗”生态建筑[J];施工技术;2008年12期 |
10 |
卢建忠,马嵘;“体积取代法”碎砖再生混凝土性能的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
11 |
肖建庄,兰阳;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4年06期 |
12 |
陈云钢,孙振平,肖建庄;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特点及其改善措施[J];混凝土;2004年02期 |
13 |
邓志恒;杨海峰;林俊;文松华;;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8年11期 |
14 |
史美东;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J];特种结构;2004年04期 |
15 |
石宵爽;王清远;邱慈长;赵晓林;;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英文)[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S1期 |
16 |
刘婷婷,张涛;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山东建材;2005年04期 |
17 |
郑爱武;;对再生混凝土回收利用的探讨[J];砖瓦;2006年05期 |
18 |
杨建斌;孙泓涛;朱栋梁;;关于再生骨料与再生混凝土技术的评述[J];浙江建筑;2006年05期 |
19 |
王江;薛燕飞;周辉;;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J];混凝土;2006年07期 |
20 |
唐捷;;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初步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