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方法的随机脉动风模拟
【摘要】:根据小波的多分辨率分析性质,利用小波重构算法,考虑采用正交小波基对Kaimal谱确定的大气边界层的及实测的纵向脉动风速进行模拟。选取适当的小波基,假定最粗糙的尺度上尺度系数(即原始信号在最粗糙尺度上的近似),基于线性估计的原理,由它的线性组合估计同一尺度上的小波系数(即原始信号在该尺度上的细节内容),利用逆小波变换反复迭代计算,就可以得到原始信号在最精确尺度上的近似。根据这一思路模拟了某点的纵向脉动风速和苏通桥桥位处某点的脉动风速,验证了小波方法模拟随机风场的有效性。小波方法与传统的WAWS法和ARMA法相比,采用非均一网格的随机场模拟,并能检测时间历程的局部相似性。对于进一步模拟实际中具有间歇性的脉动风场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
|
|
1 |
屈应辉;徐旭;;大跨度悬索桥脉动风场的数值模拟[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
2 |
朱涤尘;路面摩擦系数评估与“PSFCT—1”测量装置电气原理简介[J];中南公路工程;1987年02期 |
3 |
王直民;张土乔;吴小刚;;车辆对不平整路面的随机动压力分析[J];科技通报;2006年05期 |
4 |
张德兴;李美玲;;双向限制弹性地基板块随机温度应力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5 |
周强,盛伟,吴澎;柔性靠泊方式的集装箱码头马尔可夫过程研究[J];水运工程;2005年08期 |
6 |
韩艳;陈政清;;利用小波逆变换模拟随机风场的脉动风[J];振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
7 |
伊洪建;张艳萍;张锋;;公路旧桥车辆荷载的评估模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05期 |
8 |
王志华;陈国兴;胡庆兴;;特大型桥梁桩基完全非平稳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02期 |
9 |
钮凯健;李昶;;基于时域模型的路面平整度模拟(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3期 |
10 |
刘文会;李巍峰;;斜拉桥的脉动风荷载数值模拟[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1 |
秦香英,黄亚飞,刘伟铭;基于不变矩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标志识别方法[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2 |
李钰川,胡雪莲,李瑄,陈庆;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脉动风荷载模拟[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4期 |
13 |
李春祥;谈雅雅;李锦华;;基于ARMA模型模拟高架桥的脉动风速时程[J];振动与冲击;2009年06期 |
14 |
方治华;李晨;;斜拉索上瞬时风速与风荷载的数值模拟[J];振动与冲击;2010年07期 |
15 |
赵景琦;白鑫;姜浩;;多点脉动风速时程的随机模拟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
16 |
钟轶峰;胡小伦;张亮亮;;同时考虑塔、索、梁风载的随机脉动风场模拟简化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年10期 |
17 |
罗俊杰;韩大建;;大跨度结构三维随机脉动风场的模拟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8年03期 |
18 |
黄颖;房贞政;;大跨度悬索桥随机风场的模拟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19 |
曹映泓,项海帆,周颖;大跨度桥梁随机风场的模拟[J];土木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
20 |
胡雪莲,李正良,晏致涛;大跨度桥梁结构风荷载模拟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